正如前面所讲,唐代的皇城,亦称子城,是百官衙署所在地。据《新唐书·地理志》、宋敏求《长安志》等文献记载,皇城东西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换算约为2815.5米),南北宽三里一百四十步(换算约为1793.4米),据考古实测,东西长2820.2米,南北宽1843.6米,误差不大;周围十七里一百五十步(周长9200米),面积5.2平方千米。南面有三门,南曰朱雀门,东曰安上门,西曰含光门;东面二门,南曰景风门,北曰延喜门;西面二门,南曰顺义门,北曰安福门。唐、宋文献关于唐皇城城垣的记载,大致如此。
韩建重修时,南面封闭了朱雀门,保留了安上(门址在今南门即永宁门之下)、含光(门址已经发掘,已建为博物馆,位于今含光门新开门洞中间)两门;东面封闭了延喜门(门址在今新城大院东北隅),保留了景风门(门址在今东门即长乐门之下);西面封闭了安福门(门址在今玉祥门以南),保留了顺义门(门址在今西门即安定门下);北面新开了玄武门(即宫城承天门门址,在今莲湖公园内莲花池)。除了玄武门外,其他名称一如隋唐,没有改变。然而,韩建对新城布局作了重大改变:首先取消了坊里的围墙,方便市民出入;其次取消了汉唐以来的专设市场,允许自由设市;再次是环绕着新城开挖建设护城河;第四是将咸宁、长安二县建在城外作为护卫。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空间有限,这样紧凑的格局,既能节省很多地方,又能够更好地发挥城市功能,从而适应地方府城的管理模式。
韩建所修新城的面积与隋唐皇城面积一致,即5.2平方千米,仅仅是隋唐长安城面积的1/16。其南墙、西墙、东墙都是以原皇城的墙基为准,西城墙,就是今西安城西南城角向北至玉祥门南的一段,南城墙就是西南城角向东至文昌门以东开通巷南口稍东,东城墙南起今开通巷南口稍东向北通过东大街炭市街口与今新城大院东“旧皇城”相接。如前所述皇城无北城墙,那么新城的北墙在哪里呢?根据专家们多年的研究考证,韩建所建新城实际上是以宫城的南墙为基础修建而成,延喜门、安福门都被封在城墙之内。根据延喜门和安福门门址位置,结合现在的西安城内一处重要遗址——莲湖路洒金桥以南宫城南墙的部分遗址西五台,并以此作为参照,那么,宫城的南墙即新城的北墙正好位于今莲湖路、西五路以南80余米处。
韩建所建的城墙四角应该都有角台和角楼。据张永禄先生所述,“皇城的东南隅与西南隅两个城角,皆筑有角台,角台上建有角楼。”“由于明初拓筑西安城墙时,拆毁了原皇城的东城墙,因而也就拆毁了原皇城的东南城角和角台。”而且在新城的西北角处,“发现有贴附于城墙主体之外加筑的圆形夯土台基,说明西北城角处曾建过圆形角台”。这个角台在隋唐并不存在,当是韩建或者元朝时新建的。根据这样的研究发现,现存西安城墙东南角的半圆形建筑并非个例,那么,西安城的前身究竟是怎样的形状呢?或许四面都是半圆形的城角吧。这有待学界的进一步考证。
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频繁改朝换代,新城的名称有所改变,如后梁称大安府城、后唐又改成京兆府城等,但韩建所建的新城规模和形制,完全被他们所继承。即南有安上、含光二门,西有顺义门,东有景风门,北有玄武门。顺义门与景风门相对,含光门、安上门和玄武门并不直对,各自形成一条大街。城内街道仍以所对的城门为名,主要有景风门街、含光门街、安上门街、承天门街等,其格局仍保留了隋唐皇城的基本面貌。城内有官署、学校、市肆、寺观等建筑,布局并不规整。城外除了长安县和咸宁县署衙而外,唐代建筑只有大雁塔和小雁塔等寺院遗迹。
北宋继承了五代的格局,改称京兆府。城门的位置和名称没有变化。城中的主要街道还是连接城门的几条大街。城内以安上门为界,分为东西各几个“箱”,每箱又分为若干“坊”,官署、市廛[chán]、民居交错分布,已没有十分严格的区分了。城中和宗教有关的建筑如寺、观、祠、庙等遍布其中,是一大突出特点。这一时期,由政府主导了几项与城墙有关的重大工程。其一,宋仁宗在位时(1023—1063年),为了防范西夏侵扰,知永兴军事范雍[yōng]对城墙进行了全面修葺加固;其二,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经知永兴军陈尧咨提议,修复了唐末以来被废置已久的龙首渠引水工程,引浐水入城,解决了城内大部分市民的用水问题。
金朝取代宋朝以后,西安一带归属京兆府路,此地依旧是京兆府治所。
到了元代初期,继承了宋金京兆府城的治所,先是因皇子忙哥刺受封安西王,出镇关中,京兆府城改置安西府城,后因继任的安西王阿难答反叛而被废,便又改为奉元路府城。府城的规模和格局并未做大的改变,只是在南面封闭了含光门,只留有安上门,这样就形成了四面各有一门的形制,并被明清所继承。含光门何时被封没有记载,辛德勇先生考证当在元顺帝至正元年到至正二年(1341—1342年)之间。因而,可以说五代到宋元时期,长安城还是保持着唐代皇城的基本面貌。
元朝是由蒙古族所建的庞大帝国,其统治者进驻中原以后,一直保持者其游牧散漫的习性。因此曾经在安西府城的东北,亦即今西安城东北约3000米处,借其地势较高而且开阔,临近浐河,另修了一座蒙古特色的王城,作为安西王府。当地居民称为达王殿,或叫斡[wò]尔朵,蒙古语即宫殿、郭城或营帐、行宫之意。这个城的规模,文献记载不多。但其遗址,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钻探,得知其范围不大,城的四角均向外突出,突出部分的平面近半圆形,与现存西安城墙的西南角形状一样,说明它是仿照隋唐长安城的城墙角所建。这既可以作为韩建新城形制的佐证,也可以作为探究隋唐皇城形制的参考。
(来源: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西安文化遗产辑录》,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