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分别在鼓楼第三檐下,南北各悬一块,南面为“文武盛地”,北面为“声闻于天”。两匾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均为贴金凸体,字字精练,被誉为千古绝笔。南北两幅匾额如同两颗“明珠”镶嵌在西安的鼓楼之上,与鼓楼一同饱经风雨的历练。据《咸宁县续志》及清陕西巡抚张楷《重修西安鼓楼记》称,楼身南檐下正中,悬挂的“文武盛地”匾额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此楼竣工后,陕西巡抚张楷仿乾隆皇帝“御笔”所写;楼身北檐正中悬挂的“声闻于天”匾额则相传为咸宁名儒李允宽所书,笔力挺拔。
匾额分别在鼓楼第三檐下,南北各悬一块,南面为“文武盛地”,北面为“声闻于天”。两匾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均为贴金凸体,字字精练,被誉为千古绝笔。南北两幅匾额如同两颗“明珠”镶嵌在西安的鼓楼之上,与鼓楼一同饱经风雨的历练。据《咸宁县续志》及清陕西巡抚张楷《重修西安鼓楼记》称,楼身南檐下正中,悬挂的“文武盛地”匾额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重修此楼竣工后,陕西巡抚张楷仿乾隆皇帝“御笔”所写;楼身北檐正中悬挂的“声闻于天”匾额则相传为咸宁名儒李允宽所书,笔力挺拔。
鼓楼南面匾额与券洞
鼓楼北面匾额与券洞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量古建筑文物遭到人为毁坏,这两块牌匾也未能幸免。1982年,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着手恢复两块牌匾,开始有关调查研究和取证工作。1988年起在每届的市人代会和市政协会议上都有恢复牌匾的议案和提案,得到西安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恢复牌匾的工作进程。
2004年3月至7月,西安市政协和陕西省文物局分别多次召开了“鼓楼周边历史文化探讨与研究”和“恢复鼓楼牌匾”专题讨论会,对牌匾恢复一事广泛征求与会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在2004年7月9日的专题会上,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原西安市文物园林局、陕西省书学院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对初步方案进行了最后的推敲和完善,为确保文物古迹不受损失,制定了“采用原字样,大小形式同原样,用现代轻型材料,但要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原则,以期原貌恢复两块牌匾。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2005年4月29日,“文武盛地”“声闻于天”两块匾额重新悬挂在鼓楼之上,再现了40年前的风采。
鼓楼上原有巨鼓一面,但历经沧桑岁月,如今原有的大鼓早已不存,唯余鼓楼巍然耸立。西安市政府为恢复“晨钟暮鼓”景象,1996年决定重制鼓楼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00千克。上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制,加上4个铜环共2000个,象征公元2000年跨入21世纪,催人奋进。
(来源: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西安文化遗产辑录》,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