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症”
有一群孩子,在咿咿呀呀的年龄却不会发声,在该背诵儿歌的时候还不会叫爸爸妈妈,家长往往过了两三岁甚至上了幼儿园才带他们来就诊,觉得家人都说“贵人语迟”所以一等再等。经过医生详细的评估,并不是单纯语言发育迟缓,而是孤独症,这些孩子他们听力没问题,但是充耳不闻,发音没问题但却不会讲话,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似离我们很近,其实却无法正常沟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有人也叫他们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与自闭症同义,是以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窄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男孩多于女孩,儿童早期即可出现。
早期识别孤独症有5种行为标记,简称“五不”行为。
1. 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有些患儿即使可以对话,但是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2. 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与他人共同关注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反应少。
3. 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如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等。
4. 不(少)语:多数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
5. 不当:患儿可能会出现对于玩具的不恰当使用,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只关注它的车轮子或者是否排列整齐而不是让车子跑起来,对电风扇等旋转物品持续注视等。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宝宝有上述的迹象,一定要带孩子来儿童保健门诊或专科门诊进行评估,以早期发现,越早发现干预效果会越好。让这群孤单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