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西周兽面纹簋
发布时间:2022-07-27     作者:   来源:学习强国宝鸡学习平台   分享到:

image.png

西周兽面纹簋,西周。宝鸡青铜博物馆藏(图片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提供)

西周兽面纹簋,西周,1980年陕西宝鸡市竹园沟国墓地七号墓出土。圆口外侈,束颈鼓腹,高圈足,两兽耳下有勾状垂耳。颈部和圈足装饰夔龙纹和涡纹,腹部饰兽面纹,通体无地纹。该簋纹饰突起呈浮雕状,极具立体感,且器形厚重,通体少有锈蚀,簋内底铸铭1行3字“乍(作)宝彝”,是西周青铜艺术的精品。

兽面纹装饰于青铜器上,目前最早见于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但普遍流行于商至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兽面纹发展的顶峰时期,西周早期以后,便走向衰败。

兽面纹的造型是以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为主体,辅以躯干、足爪等部位,其中正视的头部占据整体纹饰的中心位置,其他部位可进行不同程度的减省。这类纹饰,自宋代以来一直被称为饕餮纹,这是因为兽面纹中“省去躯体只展示头部”的一类,与《吕氏春秋》中对饕餮形象的记载相吻合。然而,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存在许多“有身”现象,“无身”兽面纹只不过是兽面纹在发展阶段中较晚的简略形式。认识到这一点后,以马承源为代表的学者,便将这类纹饰重新命名为“兽面纹”,现已成为业界学者的普遍共识。

兽面纹示例图(图片由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提供)

兽面纹是古人在对现实动物认识的基础上幻想出来的,是各种动物的集合体。其中,与现实动物最密切的部位就是兽面纹的“角”了,这也是区分兽面纹最重要的标志。对兽面纹的“角”进行观察后,发现兽面纹的“角”部特征与现实中牛、羊、鹿等动物的角类似;爪部如同现实中鸟爪;身躯狭窄而长,像是蛇类躯体图案化的结果。

那么,古人为何将兽面纹大量装饰在青铜器上呢?其实,兽面纹自史前时期便大量装饰在玉器上,是礼玉上的重要纹饰,因此它应与祭祀活动有着密切关系。进入青铜时代后,这种纹饰自然便装饰在青铜礼器上。

商代是巫术神权统治的时期,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更是证明商人对祭祀、占卜的重视。兽面纹源于现实而超越于现实,它被装饰在青铜礼器上,除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外,“狞厉的造型”能突出青铜礼器的神秘、威严之感,这也是兽面纹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而被大量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原因。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