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应急
近期,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和新变异毒株的侵袭,很多与新冠有关的谣言,也纷纷死灰复燃改头换面,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患上新冠肺炎只会干咳发热?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虽然新冠肺炎的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但也有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因此不应该仅通过症状就自己判断,如怀疑自己感染,应做好防护,去做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并不耐热,在溫度26-27度的环境下就会被杀死,所以要多饮用热水预防病毒?
事实上,26-27℃对新冠病毒效果恐怕相当有限,因为56℃加热30分钟或92℃加热15分钟,才能有效灭活新冠病毒。平时我们能直接饮用的热水,温度不会超过60℃,而且只在嘴里“路过”一下,因此靠喝热水预防病毒感染属于无稽之谈。
而我们被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这有助于免疫系统动员,也能降低病毒繁殖的速度,但我们发热时的测量体温通常不会超过40℃,是难以直接杀死病毒的。
大量喝水保持喉咙湿润,冲走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是以飞沫形式传播的,病毒经鼻腔-鼻咽部-喉吸入,进入气管到肺部,造成肺部的损伤病变。咽部虽然是呼吸和吞咽的共用通道,但它在呼吸和吞咽中的功能却截然不同。在呼吸时,咽部只起到一个通道的作用,气流所携带的病毒几乎不会在咽部停留,而是进入气管,再到肺部。
而当我们喝水时,咽部会发生吞咽运动,咽缩肌会迅速将水送到下咽,通过挡住喉口,不让水进入气管,直接送到食道,进入胃部。
并且,口腔和咽喉的黏膜不是光滑的管道,它们表面有皱褶,舌头表面也有大小不同、功能各异,且凹凸不平的味蕾。我们一次喝水的吞咽动作不过1~2秒,几乎没时间去“冲刷”凹凸不平的味蕾和表面皱褶的黏膜,甚至不会让皱襞间有水停留,而“冲刷”整个咽喉更是不可能。
可见,病毒和水在人体内的路径和目的地都完全不同,而每15分钟喝一次水的频率与每分钟16-20次的呼吸频率也无从匹配,“依靠喝水能冲刷病毒阻止入侵”就更谈不上了。
多吃大蒜,能够杀菌杀毒防新冠?
大蒜素及相关营养成分在体外实验中,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多是针对分离提取的大蒜素或蒜氨酸等成分,进行体外细胞试验的结果,这和日常吃大蒜是两码事。
从目前疫情来看,没有证据表明多吃大蒜可以预防人感染新冠肺炎。大蒜具有很多健康功效,适量摄入有益健康,但拿来预防新馆确实是“强蒜所难”了。其他的葱、姜、辣椒、胡椒,道理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病毒只要经太阳暴晒就会完全消失?
虽然新冠病毒对紫外线敏感,但是一方面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很多日用物品的表面凹凸不平有缝隙,照不到的地方,病毒就没法被杀死了;另一方面季节不同、时段不同阳光的强弱和照射角度我们难以控制,实际的消毒效果难以保障。因此,靠太阳暴晒并不是一种足够靠谱的消毒方法。
喝茶就能预防新冠肺炎?
这种误解来自于一项基于新冠肺炎的科研结果,该研究认为在细胞水平上,茶水是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但是,信息中的“细胞内抑制”不能直接等同于“体内抑制”。
研究大致是这样的,一群穿着防护服的实验人员在实验室里,用新冠病毒去感染人体细胞,然后再在其中加入我们喝的茶水(有绿茶也有红茶)。结果发现加入茶水的人体细胞中病毒自我复制被抑制了,于是便得出了上述的结论。
但是,人体是十分复杂的,并不是数以万亿计细胞的简单叠加。任何的抗病毒物质在发挥作用之前,都要经过消化、吸收、循环分布,以及肝脏的代谢等过程,而在体外细胞水平则不需要。很多药物在体外细胞水平有作用,但到了体内就不一定会有作用,或者作用的效果也会不一致。
所以,虽然体外研究表明茶水对新冠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但是基于目前的证据,尚不能表明喝茶就能够预防新冠肺炎的发生。某些解读笼统的将该结论直接混淆为直接混为一谈是错误的,说喝茶能够预防新冠肺炎就属于谣言范畴了。
多做运动,就不会感染新冠病毒?
锻炼,并不能够确保我们不感染新冠病毒。不过锻炼确实能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调节免疫系统、缓解压力,更好地抵抗疾病的侵袭,所以还是应当养成规律锻炼的好习惯。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表明如果运动强度过大,反而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让人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周锻炼3-4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在与新冠病毒搏斗了这么久之后,我们其实已经很了解它的传播方式和弱点了,像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别聚集等等都是很有效的预防方式,做到这些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听信流言整那些有的没的弄得自己很焦虑了。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