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福门
建福门位于丹凤门西侧415米处,是南宫墙的宫门之一。史书记载,门下开有3个门道,门上建有楼观,是从西而来的文武百官上朝入宫的必经之门。经考古发现,建福门遗址东西长约37米,南北进深约19米,为3门道,门道宽度均为5米左右。
建福门是举行朝会时官员从西边入宫的必经之地。无论是在含元殿举行的外朝庆典,还是在宣政殿举行的朔望大朝,或是在紫宸殿举行的单日常朝,官员们都必须在五更时分宫门开启之前,乘车至建福门外等候入宫,时称“待漏”。起初,只有宰相才可在光宅坊内的太仆寺车坊内躲避风雨,直到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宪宗在建福门外修建了“百官待漏院”,官员们才有了短暂的休憩之地。此外,建福门还是一些戴罪官员向皇帝请罪的地方。
望仙门
望仙门位于丹凤门东侧430米处,是南宫墙的宫门之一,功能与建福门相同,是文武百官上朝入宫的东边必经之门。史载,门下开有3个门道,门上建有楼观。经考古试掘发现,遗址东西长33—35米,南北进深约19米,可能为3门洞,门道宽度约为5米。
唐时曾对望仙门动过几次工程: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德宗曾对望仙门进行过修葺[qì];唐敬宗即位以后,在门侧建了看楼10间;太和元年(公元827年),文宗又下诏拆除了敬宗时所造的全部看楼。唐穆宗时,常到望仙门等处观看角抵诸戏。
建福门与望仙门是百官上朝入宫之门。然而唐朝长安城很大,大部分官员的住所距皇宫较远,上朝之时,通常需要较早动身,有的官员甚至半夜就得出发。著名诗人白居易家距大明宫有十里之遥,为此写道:“十里向北行,寒风吹破耳”(《早朝贺雪寄陈山人》),“远坊早起常侵鼓,瘦马行迟苦费鞭”(《初授赞善大夫早朝寄李二十助教》),所受风霜之苦可见一斑;王建的《春词》也写道:“良人朝早半夜起,樱桃如珠露如水。下堂把火送郎回,移枕重眠晓窗里。”其中所描绘的情景正是官员们早出晚归的真实写照。
(来源: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西安文化遗产辑录》,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