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府是汉代九卿之一,负责管理帝国财政和宫廷生活事务,收取全国的山海池泽之税。它是皇帝的总管,其机构庞大、属官众多,在九卿之中位居第一。根据文献记载,少府及所辖的尚方、永巷、宦者、钩盾、内者、织室、太官、暴室等官署均设在未央宫中。
1987—1988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未央宫少府(或其所辖官署)建筑遗址。遗址在未央宫西北部,东南距未央宫前殿遗址430米,东距椒房殿遗址350米。未央宫少府(或其所辖官署)遗址分早、晚期两部分。早期建筑遗迹时代为西汉,晚期建筑遗迹晚于东汉。
其建筑布局系主体建筑在东西居中位置,两侧为附属建筑,北面为庭院,东侧附属建筑的东边有南北通道。主体建筑为大型殿堂,由南北排列的两座宫殿组成。
南部宫殿面阔7间、进深2间。宫殿坐北朝南,南边有东西排列的6根檐柱。北部宫殿面阔5间、进深2间。宫殿坐南朝北,与南部宫殿建筑形制基本相似,但规模较小、宫殿方向相反。宫殿北边有东西排列的5根檐柱。
两座宫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大型房屋。北部宫殿东西两侧房屋的大小、形制基本相同,保存亦较好。两座房屋规模较大、建筑考究,列置于主体殿堂两侧,很可能是此建筑主人的生活起居之处。
少府(或其所辖官署)建筑群的另一重要建筑是主体建筑群东部附属建筑中的一座半地下的仓储建筑。现存遗迹四壁呈坡状,底部有4排南北向、5行东西向排列的花岗岩础[chǔ]石,础石共计20个。门道辟于南壁,南北向,门道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南端为三级踏步。门道东、西壁各有5个壁柱,对称分布于二壁间,壁柱础石尚存。考古工作者发掘这座建筑时,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许多砖瓦已被烈火烧结成流渣状。据推测,这应是一座木构半地下多层仓储建筑。在这座房屋的底部发现了1892枚货泉,出土时穿钱的绳子还依稀可辨,货泉似未曾使用过。此外,这里还清理出“汤官饮监章”封泥。
未央宫少府(或其所辖官署)建筑应是毁于王莽末年的宫中战火,但从其主体建筑附属的半地下仓储建筑堆积中发现的数以千计的王莽货泉,仍然码放整齐,未经扰动,证实了该建筑使用的下限时间。王莽亡后,光武帝建都洛阳,长安作为西京仍然备受重视。东汉时,人们对这处建筑废墟进行了平整,在原址之上营造了新的建筑。从保存的建筑遗迹来看,晚期建筑是在早期建筑的主体格同之上修建的,但建筑的整体规模逊于早期建筑。
晚期建筑的主体建筑仍为南、北大殿。从尚保留的残垣断壁可知,墙壁为白色,底部有黑色壁画带。由于墙体保留很少,推测原来大殿的墙壁之上应有壁画。南殿之内(约南北居中位置)有6个东西排列的础石,这些础石利用了早期建筑中的南殿出墩之上的础石。
根据遗址地层和相关遗迹的打破关系,晚期建筑的时代上限应在东汉时期,使用时期的下限可能会延至隋唐时期。在中国古代宫殿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少府(或其所辖官署)建筑遗址以其保存之完好、布局之复杂、形制之特殊实属少见。
(来源: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西安文化遗产辑录》,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