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家庭百科 >  成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沉迷于游戏,这是我见过最现实的答
发布时间:2021-03-11  作者:  来源:安诺心理  分享到:

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不分时间场合地捧着手机电脑“玩”。那么,家长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机,引导他们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呢?

大多数人对电子产品的偏见:手机电脑=有害的屏幕时间,但这其实是一个因果关系不成立的公式。与其直接禁止孩子使用手机,不如先关注孩子用手机做了什么。比如有抑郁气质的青少年,更愿意选择手机,而不是选择社交。并不是过度使用电脑手机导致了青少年的负面情绪,而是容易有负面情绪的青少年选择了手机。因此,在各种“孩子问题”上,不必着急把一切都归因于电子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应该及时跟孩子沟通,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

趋乐避苦本是人的天性。手机对孩子来说,更像是一种低成本的安慰,能让人快速从中获得愉悦和放松,甚至可以在手游竞技中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而代价就是,沉浸得越深,与现实世界的隔阂就越远。但实际上,任何孩子问题,父母必定逃脱不了责任,孩子沉迷手机也一样。

影子父母

所谓影子父母,就是在孩子的眼里,只看得见父母早出的背影和晚归的倦容。而如今,不单是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在城市,隐性留守也成了常态。没有了陪伴,也就没有了监督,孩子突然发现,自己玩手机根本没人管,想怎么玩怎么玩,想玩多久玩多久。当父母缺失的陪伴被代替,本该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子时光被网络占据。于是,手机成了最好的伙伴,而父母则成了最坏的榜样。

切记,父母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有底气管孩子。

粗暴执法

手游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强行禁止”不是解决的关键,孩子总能找到其他可以沉迷的东西。唯一的问题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太差,或者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解决的关键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是玩游戏,而不是被游戏玩。遇到孩子过度使用手机,以及其他问题,都不要带着怒气去处理,粗暴执法,只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遭。不然你会发现,手机是成功戒掉了,失去手机的他们对生活中的所有的快乐都失去了兴趣,或者将这种空虚感转嫁到别的事情上。

制定游戏规则

一个可行的办法,坐下来和孩子聊一聊,制定一个玩游戏的规则。比如,吃饭时不能玩手机,作业没完成时不能玩手机,十点之后不能玩手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等。并且,规则的制定者是孩子,而不是父母,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强加的不合理条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坚守住底线。

开始需要父母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慢慢内化为孩子的意识,就算父母不在眼前,孩子也能按规则办事,自己管理自己,对自己负责。

让孩子发现更有趣事

开车带孩子去兜风、一起到出门游玩、或者共读一本世界名著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不要让生活变死气沉沉。能出去就不要呆在家,能一起就不要分开走,能笑着说话就不要板着脸,让孩子发现比手游更有趣的东西,比强制命令更奏效。

说到底,父母对子女最好的教育还是高质量的陪伴。不要让孩子觉得,和你在一起,是多么的无聊、多么的压抑、多么的没有生活乐趣。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