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牛年谈牛的驯化
发布时间:2021-02-18     作者:孙博阳   来源:中科院之声   分享到:

自古以来,牛都是人类重要的伙伴。在中国古代的六畜之中,关乎“民生”的牛位列第二,仅次于涉及“国计”的马。在机械技术还不发达的古代,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充当耕田机器的牛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而言,放牛也是他们的一项支柱产业。说牛关乎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毫不夸张。

牛肉是人类历史上食用最多的肉类之一,因其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肉类,也位列运动员和业余健身爱好者的固定食谱中。无论是日常饮用还是西餐糕点的制作,人类几乎离不开牛奶。牛皮不仅广泛用于衣服、鞋和箱包的生产,沙发座椅等也多为牛皮制品。位列世界顶级豪华汽车的劳斯莱斯牌轿车的座椅都是牛皮缝制。

牛是常规家畜(大象除外)之中体型最大、力量最强者,这样的直观感受使人类赋予了牛更多的含义。一些传说和神话中,牛会充当贤者伟人的坐骑,如老子骑青牛,孙膑也有关于骑五色神牛的说法。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用“牛”字来形容非常厉害的人或事物。股市在形势大好的时候称为“牛市”。值此牛年之际,让我们来八一八牛的家族历史,看看牛是如何成为人类的好朋友的。

 image.png

纽约华尔街铜牛(图片来自网络)

牛在生物分类上属于牛科,除了牛以外,牛科还包括我们常见的山羊、绵羊,以及自然界生活着的形态各异的羚羊。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长有“洞角”——即头骨上长着骨质的角心,上面再长出角质的角鞘,这个角鞘自然是中空的,因此才叫“洞角”。也正因如此,这样的角才能制作成可以吹的号角和轻薄的梳子。牛科最早出现在距今2300万年前,存活至今仍然十分繁盛,有54属270余种。我们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牛在分类学中属于牛族,整个牛族现存5个属:牛属、野牛属、水牛属、非洲水牛属和中南大羚属。而现今人类所圈养或放牧的家牛也是出自牛族当中。

家牛中我们最熟悉的当属 “艰苦奋斗老黄牛”。黄牛通常指牦牛和水牛之外的其他所有家牛,包括两个种:普通牛和瘤牛。这两种牛在外观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瘤牛的背上长有一个肉瘤一般的突起,它也因此而得名。这两个种都归属于上文所说的牛属。

牛属的祖先类型是丽牛。丽牛最早出现于距今300多万年前的意大利、西班牙以及南亚地区,距今260万年前出现在中国,以甘肃东乡地区的短角丽牛为代表。牛属最早于距今大约200万年前出现于南亚地区,同一时期也有可能分布于中国。在距今大约25万年前,普通牛和瘤牛的祖先类型原始牛出现。原始牛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美,直至1627年彻底灭绝。早在数万年前,史前的人类就和野生的牛有了非常密切的互动。欧洲大大小小的洞穴中就发现了大量和牛有关的壁画。旧石器时代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壁画《受伤的野牛》就是一幅传世之作。直到距今11000多年前,近东的“新月沃土(包括现今伊拉克、以色列、叙利亚、黎巴嫩、埃及等的部分地区)”地区的人类首先驯化了普通牛,其后近东黄牛的后代传到了欧洲和非洲的北部。距今9500多年前,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人类驯化了瘤牛。印度瘤牛的后代也经由阿拉伯半岛辗转传到了非洲中部和东部。

中国黄牛最早的驯化记录出现于黄河中下游,时代为距今4000多年前。目前中国的黄牛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北方黄牛、南方黄牛和中原黄牛。北方黄牛的血统主要来自普通牛,南方黄牛以瘤牛为主,中原黄牛的血统是由普通牛和瘤牛长期交流混杂而形成的,这两种血统分别占主导的地区以秦岭为界。中国黄牛,主要是北方黄牛的后代还经由朝鲜半岛一直传到了日本。

 image.png

受伤的野牛(图片来自网络)

image.png

辛勤的老黄牛(图片来自网络)

非洲的家牛驯化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早期的考古研究认为非洲的家牛并非是本土驯化,而是亚洲和欧洲家牛经由尼罗河流域和东非地区(非洲之角)传播过去的。自二十世纪后期,考古界开始提出非洲家牛驯化自非洲本土野牛的说法。其驯化的时间也由最早的距今约9000年前到距今约6000年前不等。最近的一项基因研究表明,除了上文所说的近东地区和印度河流域之外,现今的埃及西部沙漠地区为家牛驯化的第三个起源地。古埃及人确实是非常喜欢牛的。在当时的神话体系中,长着牛头的女神哈索尔是埃及的守护神,是几位最受敬畏的神祇之一。

 image.png

家牛驯化的三个起源(摘自Pitt et al., 2018)

红色为普通牛,蓝紫色为瘤牛,绿色为古埃及家牛驯化地区


美洲没有本土驯化家牛的记录。1493年,著名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首次将家牛引入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直至1512年,西班牙探险队多次前往美洲大陆,他们带去的家牛遍布北美南部和南美北部。之前一直认为从欧洲传入美洲的家牛在品种上基本属于普通牛系。但后来的基因分析表明美洲家牛的血统十分复杂,含有来自非洲的瘤牛成分。也就是说,在很早以前,非洲瘤牛的血统就已经传入了欧洲南部。

 image.png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一种同样来自牛属但极为特殊的家牛,那就是青藏高原地区养殖的牦牛。牦牛的分布范围和它的近亲黄牛完全无法相比,但由于牦牛对青藏高原的寒冷缺氧环境拥有其他品种无法比拟的高度适应性,使其成为青藏高原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家畜。牦牛是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野牦牛驯化而来的。作为家养牦牛“原型”的野牦牛类群于距今大约7300年前首次出现在青藏高原,于距今大约5000年前由当时生活在高原东南部的羌人所驯化,这个时间比中国黄牛的驯化时间还要早一些。在这之后,家养牦牛被羌人带到了青藏高原腹地。在距今3600年前,家养牦牛的数量比最早时增加了六倍。随着中国经济和贸易的蓬勃发展,牦牛经由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传到了青藏高原周边地区。现今牦牛已经是青藏高原的代言人,牦牛肉和牦牛乳是当下非常时髦的食品。

 image.png

雪原上的牦牛(图片来自网络)

水牛是黄牛之外另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家牛,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两亿头水牛。水牛在分类上属于水牛属,但它和名字里同样有水牛二字的非洲水牛不可相提并论。非洲水牛在分类上属于非洲水牛属,虽然和水牛属的亲缘关系也不算远,但非洲水牛体型更大,性情也更加暴躁,连狮子也不敢轻易去招惹。电影《疯狂动物城》中强势而刚愎自用的牛局长算是对非洲水牛的较为还原的刻画。水牛的祖先类型半牛于距今260万年前首次出现,是亚洲的特有动物。

半牛在一些地区和牛属的祖先类型丽牛共生。可见黄牛、牦牛和水牛的老祖先在当时都是好朋友。水牛属最早于距今100万年前出现在如今的广西崇左地区,在距今十到二十万年前,水牛开始在中国北方扩散,发现水牛化石及亚化石的地点和遗址将近三十处。水牛在亚洲出现之后不久又扩散到了欧洲。和现今我们看到的在温暖的南方水田中漫步的水牛不同,那个时候的水牛很可能是一种耐寒的动物。水牛驯化于距今5000到7000年前,驯化的中心地区位于南亚、东南亚和中国的长江流域。

家养水牛分为两个类型:主要用于肉食和产奶的河流水牛以及主要用于拉车和耕田的沼泽水牛。河流水牛最早驯化于现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地区,并很快向西传播到了地中海地区。印度至今仍是水牛大国,共有9800万头水牛,其中大部分为河流水牛。沼泽水牛最早驯化于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并沿两条主要路径转播:一条溯长江而上,一直到中国西南地区;一条向中国东南部,并经过广西省传至东南亚地区。

  image.png

现实中的非洲水牛和牛局长(图片来自网络)

image.png

中国水牛(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牛的诞生过程可谓非常之“牛”。牛的驯化历史之悠久,涉及国家地区之广泛,过程之曲折复杂,都令人叹为观止。牛之所以能排除万难,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究其原因,用“三牛精神”来总结,最为到位。第一条为“孺子牛”。在距今一万多年前,人类文明尚处“孺子”阶段,性情温和的牛在这一时期开始甘为人类服务,伴随着“孺子”成长为地球的新星。第二条为“开拓牛”。纵观牛的演化历史,我们不难看出牛科动物在上千万年前便开始遍布各种恶劣极端的环境中,锻炼出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因此才能协助人类在荒芜和未知的史前世界中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第三条为“老黄牛”。事实上不仅是黄牛,牦牛和水牛都做到数千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劳作,和人类共同谱写出灿烂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 蔡大伟, 孙洋, 汤卓炜等, 2014. 中国北方地区黄牛起源的分子考古学研究. 第四纪研究, 34(1): 166-172.

2. Chai Z, Xin J, Zhang C et al., 2020. 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and divergence of the native domestic yak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MC Evol Biol, 20:137

3. McTavish E J, Decker J E, Schnabel R D et al., 2013. New World cattle show ancestry from multiple independent domestication event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www.pnas.org/cgi/doi/10.1073/pnas.1303367110

4. Pitt D, Sevane N, Nicolazzi E L et al., 2018. Domestication of cattle: two or three events? Evol Appl, 10.1111/eva.12674

5. Stock F, Gifford-Gonzalez D, 2013. Genetics and African Cattle Domestication. Afr Archaeol Rev, 30:51–72

6. Sun T, Wang S, Chanthakhoun V et al., 2020. Multiple domestication of swamp buffalo in China and South East Asia. J Anim Breed Genet, 137: 331–340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