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博览
0.4%的旅行,却造成了55%的碳排放?
交通运输业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但在降碳减排方面却一直难以取得突破。最近,一项发表于《自然·能源》的研究显示:尽管人们的长途旅行次数相对较少,但其产生的碳排放却异常高!
通过分析英国的相关调查数据,研究人员发现,英国居民平均每人仅有2.7%的出行被算作长途旅行(即单程50英里以上的行程),然而这些旅行的碳排放却占居民出行碳排放总量的70%左右。
更令人震惊的是,国际旅行仅占居民出行总次数的0.4%,然而它们却贡献了出行碳排放总量的55%。随着人均长途旅行次数不断增加,交通运输的碳减排还将面临巨大压力。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减排敏感性”,以评估交通运输的减排潜力。
研究结果表明,将航程少于1000英里的航空交通改为铁路交通,可以减少5.6%的行业碳排放,同时仅影响0.17%的旅程;限制居民每年乘坐国际航班的次数,也能在不影响大部分出行的情况下,有效减少碳排放。
苹果长出蘑菇,啥蘑菇?咋长得?好吃吗…
近段时间,梅雨刚结束,高温天气持续。浙江一位小姑娘在家里惊奇发现,一只忘记吃掉的苹果,居然长出大蘑菇了!
苹果上的到底是什么蘑菇呢?从图中来看应该是裂褶菌,又名白参菌。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担子菌,一般是腐生真菌(喜欢长在腐烂的木头上),也有研究称可以侵染植物,感染人体或动物。
那么,为什么它会长在苹果上呢?可能是因为苹果在生长过程中有伤口,裂褶菌的孢子就落在了苹果上,然后开始生长。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裂褶菌先感染了苹果树,然后再传播到苹果果实中。
这蘑菇它好吃吗?好吃!白参菌质地柔软细嫩,食味鲜美,且含有特殊香味;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内容来源于媒体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实验室的许容聚博士的采访。
为什么人体器官会老化?
如果把基因组比作一本书的话,这本书的前后几页是空白纸,称为“端粒”。端粒就像一个计数器,细胞分裂多次后,端粒这些空白页就被撕光了。当细胞都不再有分裂再生能力时,我们的器官就会逐渐老化。
我这么发,蝉giegie不会被网暴吧~
最近骑车路过林荫树下,总感觉有水滴滴到身上。但是一抬头,看着炎炎烈日不禁陷入沉思,到底是何方神圣作怪?
既然不是空调滴下来的水,也不是小鸟从头顶飞过,那真相只有一个——蝉尿!好消息是,这些汁液是无毒的,一般来说不会致人过敏。坏消息……
蝉每天要喝掉其体重300倍的木质部汁液,木质部汁液营养成分非常贫乏,95%都是水,这意味着蝉必须处理大量的汁液才能提取出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汁液进入蝉的体内后,蝉会吸收掉其中的糖分和氨基酸,剩余的液体就会排出体外,树上喷洒下的“尿”,准确来说是蝉吸入体内的树汁。
按理说一些体重较轻、体型较小的动物(例如很多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并不会喷出尿柱,它们的尿液都是一滴一滴的。但是,蝉是一个例外!依靠自身一种特殊的肌肉,可以把液体废物从排泄小孔喷射出去,速度可高达每秒3米!
图片来源:Jelbuilder
钠离子电池突破:前驱体交联提升储钠容量
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支持大规模储能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技术。在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中,无定形碳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因其来源广泛、结构可调、储钠综合性能优异而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前驱体交联调控技术,显著提升了碳负极材料的储钠容量。钠离子电池以其低成本和资源丰富的特性,被视为未来储能技术的关键方向。
研究团队发现,通过预氧化和磷酸预处理沥青,可以在沥青衍生碳内部产生大量微孔结构,形成丰富的闭合纳米孔隙,为钠离子储存提供了活性位点。这一方法使得优化后的沥青基碳材料展现出416 mAh/g的储钠可逆比容量,远超过石墨的储锂容量,达到目前文献报道的沥青基硬碳储钠容量的最高水平。
此外,研究还拓宽了对“闭孔”的定义,区分了完全闭孔和半闭孔,并发现电解液无法渗透的联合闭孔是提升平台容量的主要钠离子存储位置。这一发现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