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健康长寿 >  
看见罕见,了解杜氏肌营养不良(DMD)
发布时间:2024-06-28  作者: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科普  分享到:

中国有2000多万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2018年5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收录121个病种,这其中的一些罕见病,如白化病、血友病、渐冻症等是大众较为熟知的病种,但还有一些罕见病则较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罕见病中的一种——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是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骨骼肌疾病,是罕见病中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已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DMD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3853,每 3600~6000名出生男婴中有1例发病。DMD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滞、进行性肢体近端无力和运动功能障碍等,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患者3~5岁时即出现走路慢,脚尖着地,容易摔跤等肌肉无力的表现,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行走时呈现典型的“鸭步”,仰卧位起立时出现典型的Gowers征等。10~12岁左右失去独立行走的能力,需坐轮椅,躯干和四肢肌肉明显萎缩,由于肌肉挛缩导致关节无法伸以及脊柱侧弯。后期因呼吸肌萎缩而出现呼吸变浅、咳嗽无力,因心肌损害而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患者多在20岁左右死于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
迄今为止,DMD没有特效的治愈方法。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规范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增强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对于DMD的患者,需根据不同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予以不同的康复治疗和处理措施。
康复治疗
0-5岁

对于0-5岁的DMD患儿,爬行出现时间较晚或没有爬行期,腓肠肌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肥大,部分孩子腹部肌力较弱,会出现从仰卧位到坐位姿势转换的困难,运动能力与同龄人相比欠缺和落后。从孩子七个月开始,便可做一些俯卧位的上肢支撑训练,慢慢过渡到两手两膝支撑的四点跪位,再逐渐过渡到三点支撑,同时进行四点爬的训练。当孩子顺利度过爬行期后,可进行跪立位和蹲起的训练。除了训练之外,还可以尽可能让孩子做一些自主活动及生活自理活动等。

5-7岁
对于5-7岁早期独走期的患儿,上台阶或者蹲起费力,跌倒难以爬起,小腿肌肉挛缩更为明显,会出现走路垫脚尖的情况,还会有“鸭步”步态以及挺肚子、翘屁股的异常体态。此时需进行核心肌群及髋关节周边肌群的训练。可进行臀桥,上台阶,坐起转移等训练,利用平衡垫平衡球等帮助孩子练习站立平衡,也可借助踢球等运动方式,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在这个阶段,髋关节屈曲和挛缩比较明显,对挛缩肌群需进行牵伸。

7-9岁
7-9岁的晚期独走期患儿上楼梯会非常困难,无法自行上楼梯,跟腱挛缩更加严重,行走姿势异常更加明显,部分患儿出现膝关节挛缩,少数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的情况。此阶段,患儿肌力进一步下降,须在辅助下进行肌力训练。

9-10岁
患儿9-10岁后独立行走困难,可短距离扶走,独坐或独站,腓肠肌逐渐萎缩,膝关节挛缩加重,肘关节开始挛缩,出现脊柱侧弯的症状。此阶段更加注重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适当降低难度,可以练习坐位平衡,姿势管理等。同时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

14-15岁
患儿14-15岁后需要借助辅助轮椅设备行走,双上肢活动开始受限,开始出现心肌病和呼吸功能障碍,此阶段注重牵伸和呼吸训练,矫形器械和轮椅的配置更加重要。

对于DMD的孩子来说,训练的强度始终都要遵循低中强度的原则,避免过量、超负荷的运动,防止肌肉损伤。康复是个循序渐进而且漫长的过程,罕见病的康复更是需要耐心与毅力,让我们共同关注DMD群体,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获得生活自理能力,重返学校、重返社会。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