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宣传周2024年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 科学防癌”。
远离胃癌之王:“印戒细胞胃癌”
最近会诊了一位怀孕30周的准妈妈,后背痛十分厉害,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都没问题,检查下来怀疑胃肠有问题。但是怀孕前没有做过胃肠镜,现在怀孕7个多月了。因为怕对宝宝影响不好,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做普通的胃镜。检查发现了整个胃腔的粘膜增粗增厚,巨大的溃疡坏死伴有出血(如图所示),怎么往里面送气都撑不开。原来,狡猾的病魔早在粘膜下面埋下了种子,悄悄的浸润,直到使胃变小,变硬,无法收缩。这就是我们医学上常说的典型的“皮革胃”。
家里面临“保大人还是保小孩?”的灵魂拷问,因为他家三代单传,所以她坚决要保小孩。
后来,经过我们全院的专家大会诊,患者及家属最后还是积极手术,先剖腹产,保住了宝宝;同时想把胃癌切掉。可是非常可惜的是,手术发现腹腔已经转移了,无法手术治疗。病理也证实为低分化胃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腹腔也找到了癌细胞。
“印戒细胞癌”是一种侵袭能力很强的特殊低分化粘液腺癌,显微镜下面可以看到癌细胞内有大量黏液,细胞核被挤到一旁,看起来像戒指一样,所以被称为“印戒细胞癌”。“印戒细胞癌”病灶即便很小,依然容易转移和进展,常见于胃肠道、乳腺等部位,好发于年轻人。因恶性程度极高,“印戒细胞胃癌”常被称为“胃癌之王”。
事实上,“印戒细胞胃癌”非常善于伪装,早期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小的病灶,即便做了胃镜检查也很难发现,可能就是表面一点点的糜烂。因此很容易就会误诊漏诊,而大多“印戒细胞癌”在被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即便经过积极治疗,很少有机会活过五年。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同样是印戒细胞胃癌,这位25岁的青年,因为胃部不适来做了个胃镜,主治医生经验丰富,极其细心,发现了<1公分的早期“印戒细胞癌”,立刻行胃镜下粘膜下切除(ESD)手术。现在第8年了,每年复查,一直都很健康。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胃癌新发50.9万,胃癌死亡40万,约占全世界一半左右。其中“印戒细胞癌”占了十分之一左右。
针对“胃癌第一大国”的现状,我国专家更新修订了《胃癌筛查早诊早治指南(2022年版)》、《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及《胃癌诊疗指南(2023版)》,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的,均应列为胃癌高风险人群,建议作为常规筛查对象:
胃癌常规筛查对象
年龄45岁以上,男女不限;
长期居住在胃癌高发地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太行山脉等;高发省份:辽宁、福建、甘肃、山东、江苏等);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其实,结合我们的经验,第1项关于年龄45岁的建议,2019年的指南建议是40岁。也就是说,第一次胃镜的检查应该是在40岁之前,特别是有家族史或者有遗传倾向的,更应该提前。
特别是近年来十几二十岁的患癌去世的越来越多,令人扼腕叹息。近来我们团队经治过一例8岁的胃癌小朋友,没有家族史,1年不到就去世了。
我们再次强烈呼吁,一定要定期体检,不是一定要不舒服才来做胃镜,当然一旦出现嗳气、胃痛、胃胀、消瘦、便血等不适,更别拖,别忘记排除肿瘤,因为这世界上最贵的药就是“后悔药”。
我们都是渺小的,无力改变的事情太多。在这些不确定当中,我们唯一确定能做到的,可能也就是早一点做一次胃镜,给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也许,一个体检冬天成了故事,一次胃镜春天成了风景。
总之,早期发现,重视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远离“胃癌之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远离这一疾病的威胁。
文末提醒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印戒细胞癌的相关知识,主要讲述了早期胃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提醒读者,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
印戒细胞癌是什么?
“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的低分化粘液腺癌,常见于胃肠道、乳腺等部位。好发于年轻人,因恶性程度极高,被称为“胃癌之王”。可能无症状,病灶表面糜烂,易误诊漏诊,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早期胃癌筛查与诊断
针对我国胃癌全球第一大国的现状,我国专门更新修订了《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版)》及《胃癌诊疗指南(2023版)》,建议将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列为胃癌高风险人群,常规作为筛查对象。其中,年龄45岁以上为胃癌高风险人群,建议40岁之前行第一次检查,有家族史和遗传倾向的更应提前。特别是在怀孕的时候,很多消化道的症状有时候要与孕吐以及子宫抬高压迫胃部的不适区分下,要注意排除肿瘤。
结语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涉及医学的多个领域,如内科、外科、放射科、肿瘤科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胃癌对于胃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建议30岁以上的人定期做体检,尽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尽量避免痛苦和遗憾。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