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员在深山里养护植被 记者 杨力 摄
清晨的天空刚刚绽出一道光,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鱼肚河口的小桥上就迎来了拿着登山杖,背着弯镰、洋镐等工具徒步上山的施工人员,他们的工作简单,看起来是栽种树木、养护植被,其实是为野生动物修复廊道,为秦岭的野生动物搭建“鹊桥”。
给野生动物“不打扰”的温柔
在过去一段时间,秦岭山中局部区域存在野生动物栖息破碎化、基因流减少、种群隔离等问题。例如:太白山、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等地的金丝猴猴群栖息地被割裂开来,呈孤岛式分布,无法进行基因交流、极易造成近亲繁殖、种群退化的危险。同样,野生大熊猫种群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为了能让长期相隔的野生动物种群实现基因往来,为野生动物造出一片属于他们的森林,方便种群之间融合交流,繁衍后代。去年10月起,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迎来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施工。
“为尽可能贴近保护区地质及环境实际,保证野生动物正常迁徙、繁衍,我们多次与西北大学研究人员交流,与设计人员深入秦岭腹地实地察看动物迁徙路线,以减少设计偏差。”项目建设单位西安城投建设公司秦岭山水项目管理人员苏云说,项目实施过程中,共修复了两条生态廊道,一条是在鱼肚河附近,这里共种植栓皮栎、板栗10万余株,另一条在108国道附近,种植了野生大熊猫、金丝猴喜欢的树种,6.9万余株秦岭箭竹、4.23万株红桦、3.9万株华山松、1.7万株栓皮栎。
“生态廊道建设不仅为动物架设‘生命通道’,同时要提升区域生态的总体质量。”苏云说,修建的生态廊道就是希望遵循原来的生境及原生物种的习性,在不打扰野生动物生活的前提下,采取植被恢复、管护等措施的同时,修建了3座观测瞭望塔,既能进行森林防火监测,又能观测野生动物迁徙活动,起到减少人为因素干扰,降低灾害造成损失的程度。
让大家开心的是,施工过程中,时常能见到金丝猴大家族出现在山上,还有羚牛、黄羊等野生动物活动的场景。“这说明我们的付出有了成效。”苏云激动地说。
每一分绿色都来之不易
记者了解到,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建设总面积733.33公顷,涉及双子庙、小王涧、安家岐、板房子、厚畛子、老县城、易家坪保护站和黄草坡、虎豹河护林检查站。保护区地处秦岭主梁北坡,虽然内植被茂密,物种丰富,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但是该区域地貌类型多样,地质背景复杂,土壤抗蚀性差,暴雨频繁、河水暴张暴落,径流变化波动大,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洪涝时有发生。如何有效进行生态提升、生态修复,成了项目施工的头号难题。
“种树,要从选取合适的树种开始。”施工单位西安城投园林生态集团项目经理毋尧告诉记者,项目团队结合秦岭山脉植被特色,因地制宜,秉持“适地适树、适树适栽”的种植理念,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和易养护树种,充分利用植绿黄金时段,迅速推进项目进程。针对不同树龄和生长需求的林木,制定个性化的抚育方案,通过科学施肥、专业修剪以及精细化的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显著提升林木的生长质量。
为强化监测值守,团队还组建巡查队,仔细观察树木生长状况,密切关注土壤湿度、排水及施肥等情况,确保树木生长环境良好。“我就是在秦岭山下长大的,能够为建设这片绿水青山出一份力,感到非常自豪。”西安城投园林生态集团项目管理员白勃说,施工区域深入秦岭北麓腹地,地形错综复杂,运送苗木、物资异常困难。运苗车只能把树苗运送到施工点附近,最近的施工点步行需要1个小时左右,而最远的就得花费4个多小时。在那些崎岖难行、地势陡峭的路段,我们不得不依靠骡队,甚至是人工背扛,来完成最后的树种运送。
正如施工人员所言,秦岭生态修复工作,不仅仅是植树造林,也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深厚情感。
截至目前,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完成2条生态廊道修复687.17公顷,改造提升弃渣场5.75公顷,生态修复8.17公顷,累计栽植华山松、侧柏等苗木23万余株,种植秦岭箭竹6.97万余丛,林木多样性呈良好态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据悉,今年下半年,西安城投集团承担的市级秦岭山水项目还将策划实施约20个子工程项目,计划到2024年底,累计完成生态修复16047.25公顷,河道修复291.52公里,总投资约19.59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711.37公顷,河道修复长度165.84公里,以实际行动为秦岭增绿、护绿,推动秦岭祖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