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技人物 >  科技人物
靖玉树:追寻中国珠算的根与魂(下)
发布时间:2024-06-24  作者:刘慧  来源:中国科学报  分享到:

助力中国珠算“申遗”

珠算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2013年12月,在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珠算“申遗”之路并不平坦,其中,确立珠算的发明人和发源地是重要的一环。靖玉树作为中国珠算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面对意大利罗马、日本等地关于珠算起源之争,力证东汉数学家、天文学家刘洪是世界珠算发明人及珠算起源于中国,最终获得认可。

实际上,关于珠算产生的年代,在国内也有多种说法。

1982年,陕西出土陶丸,珠算界提出了“陶丸算祖论”,认为算珠由陶丸演变而来。靖玉树撰文反驳,在《从无孔珠到有孔珠、算盘珠》一文中,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类无孔珠、有孔珠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陶丸是无孔珠,而珠算是有孔珠发展而来的可能性更大,从而反驳了“陶丸算祖论”。但是当时珠算界都比较认同这一观点,《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均进行过刊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报刊也予以转载,甚至被编入各种教材、辞典。

2008年,中国珠算协会第一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送珠算“申遗”材料,将“陶丸算祖论”的相关资料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未予批准。

在陶丸出土的1982年6月,在山东省蒙阴县召开的山东省首届珠算史研究会上,靖玉树提出了刘洪为珠算发明人的说法,并以刘洪的学生徐岳所著《数术记遗》(宋刻本)为依据。当时中国科学院、中国珠算协会以及部分省份的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对于他的观点,珠算界并不认同。

靖玉树坚持认为刘洪是珠算的发明人,又进一步写了《关于刘洪与徐岳的有关活动时间及关系》《关于算圣刘洪的数学水平及其所发明算盘的价值和贡献》《徐岳的生平及成就》《从历代天文历法计算看珠算的历史贡献》《刘洪年谱》等论文,用更加详细的资料证明刘洪是珠算发明人。

他引据指出,“珠算”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徐岳所写的《数术记遗》一书。书中记载:“刘会稽,博学多闻,偏于数学……隶首注术,仍有多种,其一珠算。”此番论证终于获得珠算界的一致认同。

2013年,中国珠算协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新申报珠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靖玉树的《中国历代算学集成》和确认刘洪是珠算创始人的相关论文等均被纳入申报材料。

这次获得了成功。非遗委员会点评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

2013年,靖玉树在翻看古算书

厘清珠算历史“疑案”

从上文可以看出,靖玉树做研究不盲从。他发表了有关珠算方面的学术论文50多篇,曾多次通过研究指出国内外珠算史中一些研究的谬误并加以释疑,对珠算的理论和实践技巧不断加以创新。

比如对《鲁班木经》中“线”字的释疑。当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数学史家李俨和数学史家钱宝琮对《鲁班木经》中“线”字的解释为本义,但同时留下了一个疑问。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找出《鲁班木经》,这本书是明代修北京城时由皇家御刻的书,只有当时的工匠保存了几本。靖玉树一方面向全国各大书店发信寻问,另一方面,自己到北京各古书店走访,终于在中国书店找到这本书。

经过研究之后,他写了《试谈〈鲁班木经〉中的“线”》一文,在《中华珠算》上发表,消除了国内外认为古算盘当中的横梁是一根绳子的误解。

靖玉树分析了多个国内外珠算研究中存疑的“旧案”。1994年6月,他在《黑龙江珠算》杂志发表文章《中国珠算史疑案寻真》,后被日本《珠算史研究》和《政经论丛》两家刊物转载。

钜鹿出土的宋代算珠,刘因的“算盘诗”,方中通的《数度衍》、杨辉的《杨辉算法》从朝鲜逆流入这3件中国珠算史上存疑的旧案,靖玉树逐一作了分析、解释。

1994年9月,靖玉树在中国珠算史全国年会上发表了《南宋时期的“九归古括”与“新括”不能颠倒》的文章。他用大量确凿的证据阐明归除法始于北宋,从而将时间上推了近200年,得到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可,纠正了过去国内外典籍及工具书上均认为“归除法”始于南宋杨辉的论断。

值得一提的是,靖玉树更正了日本学者户谷清一提出的学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户谷清一提出了“增成一法是初期的归除法”的观点。靖玉树经过研究认为,北宋沈括的“增成一法”和唐代徐仁美的“增成玄一算法”都是补数体系的算法,这种算法都只能来自珠算,由此认定“增成一法”并非“初期的归除法”。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他把著名算学家朱永茂的补数法与中国珠算协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新的“五字乘除法”混合成一个整体,写出了多种正反剥皮等法,并理出补数体系的10种乘除,使珠算补数既有自身体系,又全面混入了倍数的多种方法,从理论上否定了户谷清一的观点。

户谷清一是日本当时全国珠算教育连盟研修委员长,看了靖玉树的论文后没有反驳,而是让日本的珠算刊物转载了这篇论文。

靖玉树对珠算的热爱,使他在珠算实践中多次创新。他撰写的论文《珠算的七种定位法》首次提出算盘上“公式定位法”的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联算公式,特别是“截盘定位法”,被全国珠算能手普遍采用。

1981年,靖玉树在中国算理算法研究会上发表《试论中国珠算的五进位》一文,后由《齐鲁珠坛》刊登,在国内第一次提出珠算的定义,被国内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获得山东省珠协颁发的二等奖。

靖玉树爱好颇广,“文武双全”,他涉猎中医,能开药方;他能打拳出鞭,会使绳鞭、九节棍、双节棍;他幼承家训,能写律诗,还写得一手好字。靖玉树爱看历史书籍,擅长辩证地看待问题。世俗对成功的衡量他从不在意,还写有七律言其志:“父已龙钟子已成,床头书史足陶情”“谁家豪宅赛王宫,我有书窟一巷通”。

靖玉树一生痴迷于中国珠算,不为外物所移,不为权威所动,与中国传统优秀知识分子的形象极为吻合,也充分诠释了当代中国科学家精神。

他前期偏居一隅时积极学习,后期名噪“珠坛”仍坚持初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靖玉树均脚踏实地,不断传承与发扬中华珠算文化,凭知识令国内外权威折服。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管理学院讲师)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