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西安:到2035年实现世界人文之都建设目标
发布时间:2024-04-26  作者:赵争耀  来源:三秦都市报  分享到: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保障公众的有序参与,5月23日,西安市文物局公布了《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西安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246处

截至目前,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西安市登记在册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24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28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项(西安鼓乐),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101项,市级非遗项目229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西安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59座(正式备案134座)。

“博物馆之城”建设确立五大定位

定位一:充分发挥博物馆“大学校”功能——增强博物馆助力“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的能力。

定位二:拓展活化博物馆“城市空间”作用——发挥西安博物馆经由历史积淀与地域熏染的鲜明文化特色,使之成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空间,汇聚人才资源、增进情感认同的重要纽带。

定位三:深入挖掘博物馆“城市记忆”元素——强化博物馆使命担当与责任意识,在提质增量基础上,探索博物馆与城市发展“良性互融”的新方式、新路径,推动博物馆集群共创发展。

定位四:全面彰显博物馆“城市魅力”影响——阐发博物馆的地域文化信息、城市发展脉络、独特风格特征,深入挖掘博物馆的城市底蕴,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定位五:奋力激发博物馆“城市动力”效能——提升博物馆对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到2035年实现世界人文之都建设目标

《意见稿》明确,“博物馆之城”建设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数量稳步增长,类型愈加丰富;博物馆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水平迈向现代化和规范化,各级各类博物馆均衡健康发展;“博物馆之城”建设布局基本成型,以周秦汉唐为主题的博物馆群初具规模有序开放;博物馆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藏品保护研究、展示传播、教育服务等能力大幅提升,支持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推动西安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等向卓越博物馆迈进;文博创意产业大力发展,文旅融合路径更为丰富,产品供给更为多样;以博物馆为平台的对外交流合作更为广泛,文化影响力传播力不断提升,基本实现西安博物馆事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推进西安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助力陕西由文旅大省向文旅强省迈进。

到2035年,全市形成全覆盖、多层级、富有西安特色、日益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博物馆体系;以文明之源、红色基因、周秦汉唐、生态民俗等为专题的一批城市文化地标博物馆落地开放;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完备;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博物馆发展与旅游等多种产业有机融合,充分释放推动城市发展的潜力和效能,形成“馆城融合、活力创新、人人共享”的规范化、现代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西安“博物馆之城”,实现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建设目标。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