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纵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地理纵横
沿海省份成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凭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3-26  作者:李鹏  来源:科普中国新媒体  分享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编织一个框,把什么都往里面装。而是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决策和部署,也需要找到能够率先突破的支点。

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大陆海岸线蜿蜒悠长,东南沿海地区长期充当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这些省市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更是一直遥遥领先。这些省市经济发展迅速固然有区位优势的原因,人才集聚形成的优势同样不容小觑。数十年来“孔雀东南飞”局面的形成给这些地方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创新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关键。为了加快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我们需要推动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时期。但是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堵点,“钱学森之问”一直是我们还未有效解决的痛点。沿海省份要真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能够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就需要要直面问题,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和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等方面上下功夫。

目前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我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这种挑战的必然选择。自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沿海省份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融入经济发展的浪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沿海经济效应不断向中西部内地扩撒和辐射,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浪潮。直到今天,沿海省份的发展浪潮依旧在带动全国跃进式向前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既有的发展赛道之上,我们已经很难实现新的超越,换道超车成为必由之路,这就是需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背景。

沿海省份经济实力强,创新创业人才更为集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先天的优势。但依然需要大批量具有颠覆性科学和技术研究能力、敢于在国际国内前沿和“无人之地”推动产业突破和发展的各类人才,这需要持续培养和引入拔尖性的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性的动力。

首先是自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这是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然存在薄弱点,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威胁。沿海省份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带头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思维、具有前沿突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其次是以宽广的胸怀和视野拓展人才渠道,以凡是全球优秀创新人才皆可为我所用的姿态,加强高级创新人才的国外引进。譬如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各种平台和机制,以及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吸引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利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等措施,支持和服务一批具有前沿创新成果的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加强在华留学生培养和引导也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利用“中国政府奖学金”等创新举措,吸引具有创新潜力和留华意愿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球新生代力量。

当然,人才培养和引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突破各种束缚和僵化思维,并紧跟世界最新发展趋势推动人才培养和引入。推动人才合理使用也很关键,需要全方位加快新质生产力方向人才的使用优化,给愿意在相应领域干一番事业的英才创造良好条件,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只有本地新兴行业或产业中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国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入,形成人才聚集优势,才能让新质生产力形成更大的阵势。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沿海省份要迅速抓住机遇,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和发展未来产业,不断完善相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链和创业生态体系,尽快发挥出对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作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其必须抢抓机遇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四链”的协同作用,实现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优化组合,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效能,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和飞跃。

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已经吹响,沿海省份被党和国家寄予了厚望,只有勇担责任,率先突破,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才能更好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向前跃进。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