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天地
当前,大量无人装备走向战场,深刻改变着战争的构成要素、组织形态和保障模式,进而推动战争方式的演变。在近几场战争或冲突中,战略级和战役级无人装备可谓大放异彩,但战术级无人装备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陆军战术级无人装备的发展现状
陆军战术级无人装备通常供师级以下部队使用,主要包括地面和空中无人装备。
(一)地面无人装备
地面无人作战装备已经成为现代战场上不可或缺的新质作战力量。目前世界各国陆军地面无人装备主要有无人战车、无人运输车、无人地面侦察车、四足机器人等无人作战系统,正在研发和测试的地面无人装备种类繁多。俄罗斯“天王星9号”无人战斗系统在2023年莫斯科阅兵式上亮相,可用于执行城镇环境中的侦察、反恐、巷战火力支援等任务,必要时也可以在野外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美陆军发布无地面无人系统发展路线图,计划到2030年实现有人-无人系统的智能编队和协同行动,到2040年实现合成兵力机动(联合);目前共有1.2万多个战术级地面无人系统,其中机器人战斗车辆(RCV)包括轻型RCV-L、中型RCV-M和重型RCV-H三种型号。
(二)空中无人装备
陆军空中无人装备主要是无人机,通常主要用于对地作战和野战侦察任务,不同于主要执行近程或远程制空任务、侦察、攻击、战略情报收集等任务的空军无人机。陆军无人机主要搭载瞄准设备、高清摄像设备、雷达设备和通信设备等多种设备,能够在作战前提供准确的情报信息,为部队指挥员的决策提供依据。据报道,俄罗斯无人机企业“Robo-avia”正在为俄陆军试验“惊喜”(Surprise)攻击型无人机,可以折叠并装在背包里,能够携带两枚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炮弹。美陆军拥有可以执行战略、战役、战术等各层次行动任务的无人机系统8000多个,用于执行战术级任务的主要是旅/营级无人机:旅级为中程(小于125km),用于执行中等续时任务(5~10h),代表机型有RQ-7B“影子”和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机;营级以下为近程(低于25km),用于执行短续时任务(1~2h),代表机型有“美洲狮”“弹簧刀”“狼蛛-鹰”和“黑色大黄蜂”。
二、陆军战术级无人装备作战运用方式
技术决定战术,武器装备是技术的物化载体。从近几场局部战争看,陆军战术级无人装备作战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单一遂行无人作战
主要分为地面无人车作战、空中无人机作战和地下无人车作战三种形式。地面无人战车作战,主要是针对视距内的任务目标进行侦察、搜索、指示,为指挥机构和武器系统提供实时精确的战场态势和目标信息,其活动范围在几十米至几千米,车体重量从几十千克到几百千克。当前陆军地面无人车已由单一的侦察向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转型。空中无人机作战,主要以目标侦察、打击为主,任务空间范围以中近距离和中低空间为主,已广泛运用于战场。目前,Jump 20、Aerosonde HQ、FVR-90、V-BAT等垂直起降无人机项目相继曝光,其察打一体的多任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地下无人车作战,主要针对地下坑道、洞穴、山地作战进行使用。目前,美军第一装甲师第三装甲旅已列装XM121小型无人车,计划到2025年列装其所有旅战斗队(BCT)。
(二)集群协同/蜂群作战
集群协同作战,通常由重型无人坦克、轻型无人战车、机器人等组成。陆军在城市作战中取得制空权后,通常根据前沿阵地传回的图像信息,对不同方向、地段、纵深的不同任务进行科学编组:首先以具有防护能力的重型坦克为主,加上中近程的察打一体伴随无人机,实施第一波外围攻击;突破外围防线后,由轻型无人战车合同战术级无人机进行巷战;随后,由机器人合同手抛微小型无人机,实施建筑物内作战和地下清缴。蜂群战术作战,主要通过地面发射、空中运输机发射、火炮发射等形式,投放几十上百架甚至更多中小型无人机,对目标区域实施多波次、集群式精确攻击。其编队样式和攻击方式,可以是“多对多”“多对少”“多对一”,也可多波次、多方向攻击,还可以在相近的时间内分布式协同打击多个目标。
(三)地面有人/无人协同作战
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目标是实现有人与无人力量的合力增效,最大限度发挥二者互补优势,以提高整体作战能力。地面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主要由坦克、装甲车、火炮、导弹车、中小型无人机和地面无人车等通过通用与专用网络信息连接成一个整体协同执行任务。战前,由上级指挥所或者天基卫星和中远程无人机等提供远距离(40千米以外)战场目标区域的态势感知图,各作战要素分别向目标区域进发。在行进中,首先通过无人机进行中近距离(10~30千米)的仔细探测和伪装识别,将威胁目标和可疑目标发送指挥所进行甄别,然后通过伴随火力平台和制导武器实施攻击,扫清坦克装甲车辆视距以外的威胁。地面无人车伴随有人行动,在接近敌方目标区域或雷区等危险地带时,主动前出进行侦察、突袭、指示目标或清除障碍等,引导坦克炮射导弹或者其他火力实施精确攻击。
(四)单兵/无人混编作战
单兵/无人混编作战,主要是单兵通过披挂、背负和手持等方式携带无人装备,通过遥控、半自主、自主地执行指定任务。2019年美陆军“机动作战实验室”兵棋推演结果显示:步兵单位加强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后,其战斗力提高近10倍。未来混合编组大致可分为单兵和手抛式无人机、单兵和“大狗”、单兵和机器人战士。单兵和手抛式无人机,主要是利用单兵或者班组携带的微型无人机对巷战的拐角、死角,建筑物内部的楼上、楼下、隔墙,地面遮挡物背后等盲区进行侦察探测,提供战场的准确信息,以便实施协同作战;单兵和“大狗”,主要是利用“大狗”负重和复杂地形行动的能力,运输武器弹药及装备,承担探测危爆物、除障、侦察等危险任务;单兵和机器人战士,主要是利用机器人代替人进行作战,人在后台操作,或者实施机器人在前、士兵在后的狭小空间协同作战。
三、陆军战术级无人装备作战运用的主要方向
(一)加强顶层设计,加快研发列装
陆军无人装备与其他军兵种有交叉重叠之处,通常需国家层面做出总体规划,包括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等不同阶段的规划。国家防务部门需要定期发布无人装备系统路线图,统筹各军兵种无人装备的整体规划;各军种自身适时发布路线图、战略报告,统筹本军种的无人装备建设发展。列装前要按照“边研制、边演示、边应用、边验证、边完善”的路径,不断优化设计、解决问题,最后再列装。比如,采用“先试飞后购买”的公开竞争方法采购一种能满足部队基本要求的“核心”系统,经过多次试验部署成熟后再大量装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
(二)瞄准科技前沿,创新作战运用
纵观近几场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新装备的亮相、新理论的提出,都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创新发展无人装备作战运用,不仅需要创新发展无人作战技术和装备,还需要创新发展无人作战理论,大力开展实战训练、及时总结战训经验,进而实现以新理论新战术牵引新装备新技术、以新装备新技术孕育新理论新战术的快速循环。一旦出现最新前沿科技,以敏锐的思维、前瞻的意识第一时间将其运用于军事中来。
(三)注重实战训练,加快人才培养
为适应日益庞大的无人装备力量,提高无人装备的作战效能,需要坚持“平时怎么练,战时怎么打”理念,坚持“按作战的要求训练,按训练的方式作战”原则,大力开展近似实战环境条件下的训练,形成融教职人员、受训人员、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无人化教学体系,快速提高无人装备操作员、维修员和指挥员的水平,同时提升军队和地方技战术的互补性,拓展人才培养方式。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