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姜寨遗址是关中地区继西安半坡遗址以后重要的史前考古发现,它弥补了半坡遗址关于史前聚落发掘上的缺憾,完整地揭露了一处原始聚落遗址,真实地展现了原始氏族公社时期骊山脚下临河岸边姜寨村民的生存场景。
姜寨遗址文化层次清晰,从最下层到最上层共有五期文化层,连绵不断2000多年,堪称史前文化的典型遗址。经过专家研究发现,姜寨第一期文化与半坡早期文化完全一致,属于典型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而且姜寨第二期文化与姜寨第一期文化一脉相承,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的过渡类型,姜寨第二期文化类型的发现弥补了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二者之间的缺环,可谓意义重大。由此可以看出,从半坡,姜寨再到史家遗址,似乎有一条文化传播链,沟通了史前关中先民的生产生活。史家遗址作为独立的单一文化模式,应该是从姜寨第二期分化出去的,几乎完整地继承了姜寨第二期的文化形态。
姜寨聚落的村民过着群居的生活,从居址形态、规格及其遗存,窖藏、壕沟及其遗留物,墓葬形制及其随葬品等方面观察,姜寨村民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管理规范,但人和人之间并非完全平等,身份地位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特殊身份的原始贵族似乎已经出现。
姜寨村民生存的自然环境比较适宜,依山傍水,周围既有森林,又有池沼,经济以农业为主,渔猎、采集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生产工具虽然比较原始,但烧造陶器技术的使用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但是环境并不安全,人们不得不忍受人和人之间的争斗或者聚落战争以及野兽的侵袭。
(来源:本文摘自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三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西安文化遗产辑录》第二辑,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