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寨遗址地层结构明显,文化关系比较复杂,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细致发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为研究史前文化提供了大量直接的证据,作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姜寨遗址仰韶文化地层关系的新发现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的先后争论画上了句号
20世纪50年代初,与陕西关中半坡遗址同时发掘的河南豫西庙底沟遗址,都归类于仰韶文化系列,但二者类型明显不同,如何定位,究竟谁先谁后,一时之间难有定论,一度引起学界的大争论,而且争论持续的时间也较长。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洛阳王湾遗址和陕西彬县下孟村遗址的庙底沟期遗存明显打破并叠压在半坡期遗存之上,“半坡文化早于庙底沟文化”的观点才得到承认。于是,半坡遗址被命名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属于仰韶文化早期,也称半坡文化;庙底沟遗址被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也称庙底沟文化。但是二者之间很少看到有互相继承和衔接的关系,明显存在发展上的缺环,同时,在庙底沟类型与半坡晚期类型之间也不曾发现明确的地层关系。
可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姜寨遗址发现了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姜寨二期)、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及客省庄第二期(龙山类型)依次叠压的地层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关中地区仰韶文化诸类型的年代先后或发展序列。其庙底沟类型叠压在半坡类型的关系再一次终结了二者谁先谁后的学术争论。
临潼姜寨第五期(客省庄二期)出土代表性器物(巩启明)
特别是姜寨遗址第二期文化类型,直接叠压在第一期文化遗存之上,厚有1米左右,其墓葬葬式、葬制、葬具以及部分随葬品等有明显的特点,与1976年在渭南史家发掘的一处较单纯的遗址同类,因此巩启明先生等建议把这类遗存单独命名,把它称为史家类型,并针对其文化特点作出分析,认为它是介于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有承前启后的特征,正好弥补了半坡、庙底沟两种类型之间的文化缺环。这样,关中地区仰韶文化诸类型发展序列的确定,在黄河流城整个仰韶文化的研究中也将起到促进的作用。
(来源:本文摘自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三秦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的《西安文化遗产辑录》第二辑,主编:赵荣、李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