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凉皮深受大众喜爱,
你可知道凉皮中藏有“隐形杀手”
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属亚种产生的一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椰毒假单胞菌本身并不致命,但在潮湿温热的环境中,它会产生一种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的两个特点让其所向披靡,首先其毒性极强,米酵菌酸进入体内后,一般潜伏期在30分钟-12小时,少数患者为1-2天,在这段时间,它会破坏线粒体内膜造成细胞损伤,同时直接攻击人体的肝、脑和肾等脏器,引起器官受损、功能衰退等情况;其次其耐热性极强,日常生活中各种烹饪方式,基本无法破坏米酵菌酸的活性,需要在120℃的高温下,烹煮半小时才会分解失去毒性。
米酵菌酸离我们并不远,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研究发现,米酵菌酸最喜欢藏在这三类食物中:
1、谷类发酵制品: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河粉、糍粑、凉粉、米粉等;
2、劣质的薯类制品: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
3、银耳、木耳:变质或泡发隔夜的银耳和木耳。
米面制品一旦不及时食用或者冷藏保存,很快就会变质。食入该毒素污染的食物可引起人或动物中毒,重者可致死亡。
进食后2~24小时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可出现皮肤黄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体温一般不升高。
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表明,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的死亡是我国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首要死亡原因,中毒死亡率高达40%~100%。
近年来食品中米酵菌酸污染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监管部门对米酵菌酸污染问题的重视,米酵菌酸污染将会纳入监管范畴,目前有GB 5009.189—2016 这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该标准应用液相色谱法对米酵菌酸测定。如疑似中毒,可进行毒检。
疑似中毒应该如何做?
1.疑似中毒时,请及时就医,并将剩余食物保存好带到医院,以便于医生明确诊断。
2.米酵酸菌无特效解毒药,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同时告知医生进食史,以便对症治疗。
3.吃过相同食品未发病的人,也应尽快催吐、洗胃、清肠。
切记:
赶紧送医院!
赶紧送医院!
赶紧送医院!
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预防中毒小知识:
1.家里不具备专业的发酵环境和消毒条件的,不要自制发酵食物,不然可能导致食物消毒不充分,中毒风险更大。
2.泡木耳和银耳不要超过8小时,如果发现表面摸起来黏黏的,那可能就是细菌超标,最好丢掉。
3.购买新鲜、小包装、生产日期近的食材;不要囤积食物,如果需要囤积,要选择低温干燥、通风的环境储存。
4.发霉的食品及时处理掉,绝不可冲洗或去除霉变部分后继续食用。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