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利用
超越时空
图为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视觉中国供图)
马斯克表示:从长远来看,人类文明的大部分能源将来自太阳能,但这需要使用电池来储能,因为只有白天才有太阳,而且有时还是阴天,所以需要更先进的储能技术,未来还有很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而长期来看,这也可能是为人类文明供电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此,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马斯克也持同样看法,他认为,当下最佳能源是核能,而太阳能则是未来能源。他说,目前核电站是生产能源最快,设施也最安全,特别在没有自然灾害的地方,不仅不应该关闭核电站,而且还应该重新开放已经关闭的核电站。
目前化石能源到了瓶颈期,终结化石能源时代的倒计时已经开始,就看谁能找到并掌握新能源。其实,人们已然看到了方向:第一个就是可控核聚变;第二个是太阳能。
聚变是将轻核(主要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加热到数亿度高温,使其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太阳的发光发热和氢弹爆炸就是这样的原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在进行可控核聚变反应的研究。如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是中国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九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因此该设施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2016年,EAST物理实验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在国际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摄氏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2018年EAST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
2021年5月28日,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以及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这项新纪录进一步证明了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为迈向商用奠定了物理和工程基础。
那么,从核能的角度看,氘能当燃料。海水里有大量的氘,如果海洋中多达45万亿吨的氘元素全部应用于核聚变,那么释放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但问题是,用氘作为燃料的话,在聚变反应之后会产生大量的中子,这些中子既伤锅炉,还会产生大量的辐射,其核废料更不好处理。
怎么办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可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燃料氦-3吧。
氦-3没有前面提到的氘的那些弊病,堪称是最完美的核聚变燃料。也就是说,如果有氦-3的话,就没人会用氘去实现可控核聚变了。
但是,氦-3在地球上的储量已探明只有500公斤,几乎等于没有。不过,月球上倒是储存了100万吨氦-3。或许,你会觉得那也没多少吧,中国单单烧煤,一天就消耗一千万吨。这就是核能与化石能源的区别了,别说100万吨了,哪怕我们能登上月球开采100吨氦-3,就够全世界使用一整年!
不过,问题又来了,氦-3不容易开采。如果上月球开采,第一步是建造空间站,进而在月球上建厂,必须雇用员工在那儿长期工作,还要实现能源的自循环……看来,要解决的问题还真不少。
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是还是希望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产生持续核聚变的反应堆——“人造太阳”试验早日成功,人类可早日从“石油文明”走向“核能文明”!
(作者系加拿大某国际财团风险管理资深顾问,科幻作家)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