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新发现为中国宫殿布局演变再添新证
发布时间:2023-02-20     作者:刘美子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记者 刘美子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又有新发现,不仅揭开了明中都内金水桥的神秘面纱,对前朝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的揭示还为完善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宫殿布局演变过程提供了新证。

image.png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内金水桥遗址发掘现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明中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安徽凤阳兴建的都城,是明初第一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曾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更被考古学家称是北京故宫的“前世”。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建而被弃,留下许多待解之谜。

2021年,考古人员在前朝区核心宫殿基址的发掘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廓清了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布局,填补了明清都城宫殿考古的多项空白,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也因此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前期考古工作基础上,202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故宫博物院、凤阳县文物管理所,再次对明中都遗址内的内金水桥遗址、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和午门马道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image.png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内金水桥桥券与河道驳岸。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内金水桥是明中都中轴线上重要的仪式性建筑之一。此次发掘的是内金水桥五座桥中的西边桥,其桥址正对着午门的西掖门。考古人员发现,这座桥桥体宽4.95米,相较北京故宫同位置的内金水桥略宽。桥体为砖石结构,主体用青砖砌筑,仅在桥券拱腹的两侧使用了券脸石。

“水系是都城布局中的关键要素,也是遗址保护、展示中需要体现的重要内容。”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凤阳明中都考古发掘领队王志说,与北京故宫同位置内金水河相似,明中都内金水河河道整体同样呈“弓”形。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前朝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夯土台基及磉墩分布。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考古人员通过对前朝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的发掘,明确了该建筑坐落于一座长约30米、宽约23米的独立台基之上,台基外包砖石,内填夯土,东、西、南各有一条踏道,通过夯土内的磉墩分布,可以推测出该建筑的柱网结构。

“该建筑基址位于前朝区正殿西侧,相当于北京故宫‘中右门’的位置。其整体布局上与北京故宫的前朝区宫殿布局十分相似,但这座建筑与主殿之间却没有连廊衔接。”王志介绍,对前朝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发掘为研究自宋元至明清的宫殿布局演变提供了极佳的过渡环节材料。

image.png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前朝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夯土台基内的磉墩。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午门马道遗址发现的连廊也是本次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在中国古代宫城的营造中,马道是指建于城台内侧的漫坡道,便于车辆和马匹上下。本次考古发掘揭示出明中都午门马道、城台、城墙、连廊的基本形制结构和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营建次序,马道北侧延伸出的连廊成为补全宫城中轴线布局的关键。位于城墙和马道之间的内台,采用的是“内夯土外包砖”结构。这样的内台遗迹在中国古代城址中十分罕见,它到底有什么功能,目前还是个谜。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