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因你而美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西安因你而美
"西安好人"刘纪荣:扎根泥土的农民艺术家
发布时间:2022-11-23     作者:   来源:西安文明网   分享到:

  W020221028364454821351.jpg

刘纪荣在陶坯上进行镂空雕刻。

时值暮秋,一场小雨过后颇感寒凉。一大早,五陵塬上雾气氤氲,年逾古稀的刘纪荣裹上一件外套,手拿镢头,像以往五十多年一样,走出家门,一人去往塬上刨挖用于制作黑陶的红胶泥。

他,是黑陶制作技艺的第十代传人,也是一位农民艺术家,依靠自己不知疲倦的勤劳双手,让古老的黑陶焕发出全新的光芒。

他是黑陶堆里长大的孩子

走进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街道许赵村2组的五陵塬黑陶工作室,一件件小巧别致的黑陶艺术品静静伫立,仿佛穿越数千年时空,带着秦汉时期的记忆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记载,黑陶制品最早的发源地就在我脚下的土地。早在秦朝,这里(五陵塬)就是制陶区。到了汉代,五陵塬成为皇家陵墓区,大量陶制随葬品在这里就地取材制造。”刘纪荣捧起一件黑陶壶,向记者介绍有关黑陶艺术的点滴。

黑陶,是在陶器烧制的最后阶段,从窑顶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在烟熏之下制成的黑色陶器,有“薄如纸、硬如磐、亮如镜、黑如漆”的美誉。“选土、采土、晾晒,再将陶土进行两年时间的沉淀封藏,制陶时进行洗泥、拉坯、精修、抛光,并在烧制好的陶器上进行硬雕刻……历经27道工序,做工复杂,烧制考究得很,是一项综合性技艺。”

刘纪荣16岁开始学习制陶,至今已五十多年。

“儿时耳濡目染,从小摸陶泥,自然而然地爱上了陶艺。父辈们从简单技术教起,渐渐地我学会了制作各式宫廷器皿,如龙杯、鸡冠兽、石狮子等。”

爱陶、学陶、制陶,风风雨雨,半个多世纪。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他甚至点着煤油灯烧制小物件过雕塑瘾。用刘纪荣母亲的话说:“他天生就是个捏泥娃娃的。”

坚持手工制作是他的本心

刘纪荣给记者看了一张珍贵照片,上面是他在1982年制作的第一件黑陶作品——乾坤瓶。

“1993年秋,全国政协委员、文物考古专家何正璜看到了我的这件黑陶作品,非常惊讶,不相信这样的作品会出自一个地道的农民手中。”刘纪荣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这也是对他废寝忘食研习创作最好的肯定。

2015年12月,“五陵塬黑陶制作技艺”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给黑陶技艺传承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2016年8月,刘纪荣设计了一件镂空梅瓶,瓶高65厘米,瓶体上刻有2000个孔,厚度仅有3-4毫米,最薄处只有1毫米。关键处几乎是屏住呼吸来完成,每镂刻完一个孔,才能长呼一口气。“雕刻时,我感受不到拂面而来的风,也听不见蝉鸣鸟叫。”他说,雕刻的力度必须精准,越到后面,刻得越慢,稍有不慎就会毁掉整件作品,在制作了一百多件之后,终于成功了一件,获得2017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龙柄鸡首壶、九龙瓶、昭陵六骏……在刘纪荣的不懈钻研下,一件件造型古朴、工艺精湛的黑陶精品接连问世,刘纪荣获奖无数。众多文化名家对于刘纪荣的作品赞不绝口,称赞其作品雕龙龙腾、雕凤凤鸣。刘纪荣被称为“陕西黑陶第一人”,有了“黑陶名家”的美誉,作品被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

“黑陶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历史延续下来的艺术品,在制作时我能感受到它的每一个呼吸。”从16岁制陶至今,刘纪荣一直坚持手工制陶,“现代工业制陶少了一份陶器原始的灵动感,我的作品一定要坚持手工制作,要让后人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手工精品。”

他以传承黑陶艺术为己任

五陵塬一带出产的陶制品大多为灰陶,黑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不再把陶器作为日用品,五陵塬上的制陶人越来越少。

“我出生、生长在秦汉制陶区,这一片片秦砖汉瓦,传递着厚重深沉的文化符号,将黑陶艺术传承下去是我的责任!”刘纪荣的双手质朴厚实,50多年来,这双手精雕细作了5000多件黑陶作品。这些作品形态各异,仔细观看把玩,就像是在聆听古代文明跨越时空的铮铮清音。

“我就是想把黑陶文化真正传递到下一代手中。”对年逾古稀的刘纪荣来说,传承是自己最重要的使命。

这位手握泥土的农民艺术家,被西安群众艺术馆聘为民间艺术家,被中国鲁艺书画研究院聘为工艺美术师、黑陶工艺大师、龙山文化研究所所长,被长安古典学校学院聘为副校长、工艺美术系主任。此外,他还曾在诸多工艺品厂担任技术总监,言传身教开展指导培训,让更多人学习传承这古老文化。

如今,经刘纪荣教导并出师的学子已有3000余名,这些大学生、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和残疾人有了一技之长。

“进入制陶、烧陶流程,常常会顾不上吃饭,彻夜加工,身体也有些吃不消。但为了这份传承,我会继续坚守,培养更多的制陶手艺人。”采访的最后,73岁的刘纪荣神采奕奕地谈起对未来的规划,他正在筹划更大的工作室和教学区,希望与时俱进推出更多黑陶文创产品,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制陶产业中来,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

2021年,刘纪荣入选“西安好人榜”,荣获“敬业奉献”好人荣誉称号。他将继续行走在关中平原大地上,扎根泥土,不断创新,做一名传承非遗的农民艺术家。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荣 闫珅 文/图)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