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是人体里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垂体负责指挥全身多个脏器的运转。垂体的“指挥棒”其实是它产生的“激素”,通过分泌产生的激素可以指挥“甲状腺、肾上腺、卵巢、睾丸、骨骼及软组织等”脏器和结构发挥作用。
PART.01
垂体瘤是什么病?
垂体瘤分类
✦垂体瘤 ✦
垂体瘤又名垂体腺瘤,是起源于脑垂体的常见肿瘤,占原发脑肿瘤的10-15%,其高发年龄在30-60岁。垂体瘤多发于垂体前叶(腺垂体),在组织学上是良性肿瘤。垂体瘤分类方法较多,常用分类方法为:功能型和无功能型。功能型垂体肿瘤细胞可分泌较多激素,如泌乳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无功能型垂体肿瘤细胞无分泌功能。
垂体瘤常见症状:
1. 月经紊乱、泌乳、面容改变及难治性高血压、糖尿病等:上述均为垂体功能亢进表现,以垂体细胞高分泌为特点。
2. 脸色发黄、食欲下降及血压降低等:上述均为垂体功能低下表现。肿瘤可压迫正常垂体、垂体柄和或下丘脑,造成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等,可表现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甚至等生命体征不稳,最终危及生命。
3. 视物模糊、视野缺损、头痛、头晕等:上述均为鞍内、鞍上高压症状,此时可伴随或不伴随内分泌症状,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等。
PART.02
为什么会得垂体瘤?
为什么会得垂体瘤?具体原因不明,但垂体瘤好发于绝经期前妇女。该种疾病的遗传较为罕见,仅见于多发性内分泌瘤-1型。
垂体瘤是良性疾病,患者要正确对待。首先选择正规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分型,为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
垂体瘤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手术及放疗治疗。垂体瘤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过程,应该根据肿瘤的分型、大小、症状、进展情况和患者的特殊要求制定个体化方案,所以建议患者应就诊于正规医院。泌乳素型垂体瘤的治疗可首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该类药物能使大多数患者泌乳素水平恢复正常、肿瘤体积缩小,临床中最为常用的药物是溴隐亭。
使用溴隐亭有如下注意事项:
1.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通常初始剂量为1/2或1/4片,根据复查激素结果逐步加量;
2.常规监测血压:服用溴隐亭患者,需要对血压进行监测,特别是药物服用初期;
3.与食物同服:为减少胃肠道反应,可餐时服药或睡前服药;
4.缓慢改变体位,避免危险操作:溴隐亭服用后可出现头晕、疲劳等不良反应,故体位改变时要缓慢,同时避免开车、高处作业等危险操作;
5.警惕脑脊液鼻漏:垂体瘤巨大患者,服用溴隐亭后可出现鼻腔流清亮液体,此时需警惕脑脊液鼻漏,请及时于神经外科就诊;
6.规律复诊:服药期间,需按要求定期门诊就诊,及时复查激素水平和垂体核磁共振,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用量。
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选用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来控制泌乳素水平,使肿瘤的体积缩小,达到治疗目的。但少部分患者服用该种药物后有过敏、恶心和或低血压等症状出现,副作用反应较大,此时可考虑换用卡麦角林,若仍有副作用出现,可考虑手术治疗。
PART.03
垂体瘤手术风险大吗?
任何一种手术都有风险。但当泌乳素垂体瘤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或药物副作用无法耐受时,或对于其他类型的功能性垂体腺瘤,手术治疗是首选。
垂体瘤的手术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按手术路径可分为:经颅和经鼻蝶手术;按操作方式分为显微和神经内镜手术。目前大多数垂体瘤手术首选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手术在神经导航辅助下,可在安全前提下将肿瘤最大程度切除。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疗效佳、花费少及恢复快等优势。虽垂体瘤患者体质差异较大,但一般患者术后5-7天均可康复出院。
垂体瘤术后复发与否,与肿瘤切除程度、身体状况及治疗依从性有很大关系,所以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最好是治疗垂体瘤经验丰富的团队。若垂体瘤已确诊复发,仍可依据肿瘤分型(病理结果)选择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式。
垂体瘤患者术后月经能否恢复,能否正常怀孕?
月经是卵巢分泌激素作用的结果,但其调控中枢在大脑的下丘脑和垂体。故较多的年轻女性垂体瘤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规律或者停经。部分患者在诊断明确基础上经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如若激素水平得以恢复,仍有恢复正常月经和怀孕的可能。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镜专业组
神经外科刘重霄副教授和郭振宇副主任医师于2014年起开展导航辅助内镜下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此项新技术能够精准定位肿瘤与周围重要的解剖结构,可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并能减少术中损伤,创伤小,现已成功完成该类手术三百余例。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反应轻,恢复快。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