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应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家庭百科  >  安全应急
多维拓展社会心理服务 织密防疫心理健康网
发布时间:2022-06-01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如何减少疫情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娟、川北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院长黄国平、美年健康心理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杨琰鸣线上做客人民健康科普访谈节目,分享了近年来疫情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强调结合重点人群做好知识普及,并介绍了开展心理测评工作的手段和意义。

多层次多系统探索描实防疫心理健康线

为尽量减少疫情对大众心理造成的副反应,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成为疫情期间守护群众心理健康的必要措施。为帮助大众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政策推动到落地落实,社会心理服务在多层面开展了探索与实践。

李娟介绍,自2020年初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学术组织,在第一时间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防控期间的网络心理援助指南》。此后,在有关机构的牵头下,围绕抗疫心理援助还陆续推出分级分阶段处置指南、网络心理咨询工作指南、热线心理咨询伦理规范指南等。“从2018年我国十部门联合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来,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心理应援工作经验,对突发性社会事件开展心理行动的反应速度大幅提升。”她说。

“以绵阳市为例,其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在机制探索和体系建设上不断完善,且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黄国平介绍,在疫情突发后,绵阳市在国内率先出台《绵阳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这一有关社会心理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全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状态。“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绵阳市达到每十万人就有4.22名精神科执业医师的比例,加强培养各级各类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通过培养不同系统的心理专业队伍,为全面推进绵阳市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面对疫情给身心带来的变化,不仅需要自我关注、自我调试,企业也应该把对心理的关爱带给员工。杨琰鸣说:“员工心理体检、心理知识科普宣导,这些都是帮助职场人纾解情绪的方式。只有个人实现生理、精神的双重健康,才能建设健康的企业。”

加强重点人群宣教普及防疫“心”知识

开展多种形式科普宣教,是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一环。立足各类重点人群,普及疫情相关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应对知识,避免因为心理状况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十分必要。

在黄国平看来,有效的科普宣传需要满足三点:第一要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需求,让科普宣教有针对性、有实用性;第二要讲究宣教形式的可及性和受众对科普的接受度;第三要确保科普宣教的双向性,在群众接收到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了解专业的求助渠道。李娟也赞同突出科普知识的技能性,并提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方式,不仅覆盖到传统的公共场所宣传栏,也可以利用好短视频平台。

“患者及其家属、隔离人员、抗疫工作者等是最直接受到疫情影响的人群。”针对这类人群的情绪调节,李娟给出五点建议:一是采取情绪直接调节法,如深呼吸、听舒缓的音乐、做运动;二是在特殊时期更要对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感,无论是居家办公还是封控隔离,都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三是维持日常的兴趣爱好,当思想处于心流体验中,就不易被外界干扰;四是勇于直面负面事件,打开心扉和家人、朋友倾诉;五是遇到特殊心理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疫情下的职场人,黄国平建议:第一,客观对待不良情绪,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第二,提高自身适应特殊情况的工作能力,不要有抵触情绪;第三,对于因疫情影响而给工作“按下暂停键”的人,可以借此时机多和家人互动、重新认识自己,待疫情过后再厚积薄发;第四,认清疫情防控的必要性,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不能正常上课、乃至考试延期,让很多考生和家长陷入焦虑。专家们提倡学生居家依旧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三餐按时吃,早睡早起,并强调每天要有定量的户外运动,家长和孩子互相理解,同学之间彼此关心。“寄宿在学校的孩子们,疫情让原本就不能时常回家的他们更难以和家人、朋友相聚,应该格外关注。”杨琰鸣呼吁,建设完备的校园心理健康体系,不但在校园内设置心理教师岗位,还要让每一位教职人员都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主动给寄宿生关爱,以帮助度过非常时期。

科学开展心理测评指导群众自我调节

近年来发布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1年重点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等相关政策中,均提及开展心理测评。“心理测评是心理评估的一种方式,而心理评估是心理干预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掌握群体和普通大众的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某些个体发出的心理预警信号,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黄国平强调了心理测评的重要性,李娟则对心理测评工具和测评结果解读提出更高要求。“心理测评工具一定要有权威性、有效性、规范性,要在专业心理测评人员的指导下规范操作,并要有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给予科学合理的解读和指导”。

黄国平介绍,当前疫情防控下的心理测评主要为针对焦虑、抑郁类的情绪测量工具,还有一些补充性测试,比如对家庭环境、个性、人格的测试等。李娟说:“如果结果显示为中重度心理问题,建议去心理咨询诊所或精神卫生医院。如果是无需接触药物的常见心理问题选择前者,如果属于需要服药的临床精神疾病就选择后者。”杨琰鸣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给予特别关注,建议公众重视心理健康的预防环节,并呼吁有关单位加强科普宣传,教导群众学会自我调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心理测评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李娟认为,现代技术可以提升心理测评的稳定性、准确性。“很多心理问题有对应的生理标记物,可以用一些可穿戴设备来采集生理标记物,为后期干预、治疗心理问题提供更精准、可靠的信息参考”。据黄国平观察,科技的加持会大幅提高心理测评的便捷性,从而增强自助测试的可及性,更适合应用在居家办公的场景下。同时他提示:“测评的目的是与需求有效对接,而最终目的是根据测试结果指导大家做好自我心理管理。所以心理测试应该基于百姓的需求、基于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做出人性化的调整。”杨琰鸣说,无论测评工具如何多样化呈现,一定要实现多方面的“平衡”。“心理测评的形式要喜闻乐见、途径要触手可及、内容要专业权威。测评后还要有咨询、问诊等后续跟进工作,形成一套闭环,最终给群众带来全面、可信、可及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