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  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
盐碱地重大攻关:建立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创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5-30  作者:马爱平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作为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潜力最大的盐碱地也要用好。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启动了盐碱地重大联合攻关任务。项目汇聚全院7个相关研究所20多个创新团队,采用“集团作战”的组织方式,近期重点聚焦黄河三角洲盐碱区,并逐步向滨海盐碱区、东北苏打盐碱区拓展辐射。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围绕“场景固化、技术集成、要素集中、协同创新”的总体设计思路,重点解决以下科技问题:盐碱地快速精准识别和种植适用性评价、适应耐盐作物种植的精准化改良和提质增效技术、品种-农艺-工程-产业等衔接配套的盐碱地综合利用解决方案,最终建立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创新模式,为盐碱地产能提升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的支撑,为我国开展大面积盐碱地改造、实现藏粮于地战略提供可借鉴的示范样板,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盐碱地开发利用对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形势总体良好,粮食供给保障有力,但部分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粮食安全依然是紧平衡。近年来,耕地数量呈刚性下降趋势,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难度加大,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且局部退化严重。

“更重要的是,耕地后备资源总体有限,由于灌溉水资源条件较差,可开垦并稳定利用的后备耕地资源更是有限。我国盐碱地面积广阔,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已有利用盐碱地的初步科技储备和实践经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吴文斌表示。

今年1号文件指出,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分类改造盐碱地,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支持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

“从这一角度看,增加耕地资源的一个重要潜力在于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推进盐碱地的资源信息化建设、粮田化改良、适生品种创新,形成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新增量,有力支撑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战略。”吴文斌指出。

当前,我国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面临着节水条件下适应耐盐作物种植的精准化改良和提质增效技术缺乏突破,适宜不同类型盐碱地的主打耐盐作物品种少,以及品种-农艺-工程-产业等衔接配套的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应用不足等突出问题。

“因此,聚焦盐碱地综合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开展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突破盐碱地适应性改良和产能提升等技术难题,探索因地制宜多元化盐碱地综合利用模式,对提升我国‘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科技实力,示范引领全国推进盐碱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吴文斌表示。

心怀“国之大者”,几代科研人员深入一线潜心攻关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土壤肥料研究所(现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一批科研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和高效利用研究,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盐碱地改良成果,为我国盐碱地改良做出了突出贡献。

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科研人员就深入渤海湾沿岸滨海盐碱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建立试验基点,开展盐碱土改良与利用研究。在河北省军粮城农场(今属天津市)和河北省柏各庄农场,研究提出的以种稻为中心的滨海盐土改良综合技术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滨海盐碱土改良获得成功以后,从1960 年开始,科研人员又将研究工作转移到面积更为广阔的内陆盐碱土上来,原土壤肥料研究所以王守纯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响应党中央号召,建立“盐碱地改良联合工作组”,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河南省新乡县洪门乡的李村、洪门两个村,建立盐碱地改良科研基点(后改为工作站)。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渡难关搞研究。通过对农民经验的总结应用,首创了“以冲沟躲盐巧种”为核心的冬耕晾垡、耙地造坷垃和伏耕晒垡、开沟蓄雨淋盐的一整套棉麦苗保苗增产技术措施,促进了当地棉麦增产,研究成果于196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业科技大会战,从1973年开始,由原农业部主持,设立12个试验区,组织204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1141名科技人员直接参与。科技会战历经20多年,取得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了对黄淮海平原盐碱土的治理。

原土壤肥料研究所先后在位于黄淮海平原区的山东德州陵县、禹城、平原县建立实验区,并建立多个农村基点开展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了“水盐平衡调控”“淡化肥沃层”等改良理念,构建了以土壤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农田工程、农田复合生态和土壤肥力建设相结合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建立了农、果、牧、种、养、加多层次多功能开发盐渍土资源的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0年以来,根据国家盐碱地利用形势需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相关团队逐步向西北河套灌区、东北苏打盐碱区拓展,突破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关键技术,涉及土壤隔抑盐、增强脱盐、生物农艺治盐等特色实用技术,显著提升了我国盐碱地改良与综合利用科技水平。

计划成立新型院地合作研发机构、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盐碱地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玉义介绍,此次的专项重点瞄准“盐碱地生态保护与综合利用”的重大理论和技术短板,联合开展“资源挖掘、品种选育、技术研发、模式构建”等任务的科学攻关,构建新形势下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体系,高效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专项重点聚焦黄河三角洲盐碱区,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关键技术需求,围绕‘优种适土、改土利种’两个维度,以‘作物先行、改土为基、生物强化、水分保障、系统集成’为技术实施路径,开展七大技术攻关任务,建设三大技术集成模式。”李玉义表示。

专项着眼于长远目标,近期拟通过三年的科技攻关,建立盐碱地分级精准识别方法,提出盐碱区农林草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突破盐碱地快速改良与培肥增碳、盐碱地土壤养分库容扩增与增效、盐碱地肥力快速提升的生物强化、多水源循环利用与灌排协同精准调控、盐碱地农作物抗盐碱栽培种植管理等关键技术;筛选和培育一批耐盐碱种质资源和优质高产品种,阐明农作物耐盐机理;构建“耐盐碱品种-控盐治碱-培肥扩容-多水源利用-产品深加工”多要素协同的盐碱地农业综合利用和产能提升技术模式,打造样板示范区。

梅旭荣透露,针对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形势,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计划共同搭建院地合作新模式,积极利用现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政策条件,组织相关科技力量主动融入,双方共同推动成立“盐碱地生物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推进盐碱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带动。

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在推动成立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国内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开展盐碱地利用规划设计、绩效评价、技术评估、业务培训等工作,引导和促进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协作互动和健康发展,实现科研机构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推动地方政府盐碱地治理项目迅速落地。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