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天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军事天地
从安禄山造反,看大唐王朝兵力分布
发布时间:2022-04-07     作者:   来源:科普中国   分享到:

唐朝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造反。

在这次历时八年的战乱中,叛军先后出现了四位首领,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所以这次叛乱也被称为“安史之乱”。由于叛乱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所以也称天宝之乱。不过,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场叛乱虽然只持续了八年,但是让唐朝的半壁江山都被战火笼罩,更损失了大量人口,让处于巅峰的大唐王朝由盛转衰。

20220309183012_4774ed.jpg

让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自唐朝建立以来,一直在开疆拓土,先后平定了吐谷浑、突厥、高句丽等周边政权,可谓是兵强马壮。为何大唐王朝在面对安禄山等人的叛乱时,被打得狼狈不堪,不仅导致两京沦丧(长安、洛阳),也被迫放弃了继续经略西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当时大唐王朝军队与安禄山的叛军相比,在数量上没有压倒性优势,在战斗力方面更是相差甚远。

唐朝初期,采用的府兵制。由于当时唐朝长期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所以在唐初设置的634个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中,有261个设置在关中地区,共可以选拔精兵26万。而当时的河北地区,由于“人多壮勇,故不置府”。可以说,如果安禄山是在唐初发动叛乱,他手下根本没有一支军队。想要发动叛乱,会很快就被大唐王朝的关中精锐剿灭。

20220309183013_51f718.jpg

此后,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寓耕于农的府兵制度逐渐崩溃,于是大唐王朝开始采用了新的募兵制。虽然兵制发生了改变,但是由于唐王朝坚持守内虚外的政策,再加上长期对西域用兵。所以,大唐王朝的精兵几乎都集中西北地区,史书记载,唐代西部河西、陇石丶朔万丶河东兵力总数达二十六万七千七百人,而河北地区兵力不过十二万八干五百人,还不到西北边防力虽的一半,正如史家所言:“唐代以十节度为主的边防力量,其九皆西北边缴也,唯河东一镇冶太原,较居内陆”。

可以说,在募兵制初期,唐王朝的大部分军力和精锐部队依然集中在关中、西北边境等地区。但是随着唐玄宗的继位,整个形势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位在杜甫的诗歌中被描述为“武皇开边意未已”的皇帝,已经不满足于对在西北方向的经略,开始了四面出击,尤其对东北方向的契丹、奚等游牧民族更是长期进行征伐,这种改变直接促使了唐代军镇兵力结构的巨大调整。

20220309183013_5a3b4f.png

据统计,当时的十大节度使兵力如下:安西四镇节度使,兵力24000人、战马2100匹;北庭节度使,兵力20000人、战马5000匹;河西节度使,兵力73000人,战马19400匹;陇右节度使,兵力75000人,战马10000匹;朔方节度使,兵力64700人,马24300匹;河东节度使,兵力55000人、战马14000匹;范阳节度使,兵力91400人,战马6500匹;平卢节度使,兵力34000,战马5300匹;剑南节度使,兵力30900人,战马2000匹;岭南五府经略使,兵力15400人。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大唐王朝近50万边军中,河东、范阳、平卢三节度使统辖的兵力已经达到了180400,而西北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和朔方五节度的兵力则从之前的近27万余人下降到了256700人。在战马方面,西北五节度共有3600匹,河北三节度则拥有25800匹。从总兵力和战马两个方面对比,此时的河北三节度与西北五节度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

20220309183014_65da59.jpg

而且,此时的河北三节度由于长期与突厥、契丹进行作战,其战斗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更让唐王朝统治者没想到的是,此时的边兵已经大部分由游牧民族所组成,也就是所谓的“番兵番将”,本就与唐王朝缺乏归属感。再加上节度使已经掌握了地方的财权,可以随意赏赐自己的部下,所以他们对于节度使得忠诚度,要远远高对皇帝。

到了安禄山起兵造反之时,已经可以调动15万大军,其中的精锐更是达到了8万左右。而唐王在关中地区的兵力看似雄厚,但是由于长期处于养尊处优,根本无法与安禄山的叛军抗衡。而忠于唐朝统治的西北精锐,远在千里之外,根本无法为唐朝皇帝解忧。所以,很快叛军就席卷唐朝半壁江山,险些掀翻了李家的统治。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