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
月球
Moon(Luna)
又称:月亮,太阴
释义: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伴随天体。
学科:天文学_太阳系
相关名词:地月系统 月球学
【延伸阅读】
月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半径1740千米,约为地球的27%;体积为地球的1/50;表面积相当于地球的1/13.5;质量为地球的1/81;平均密度3.34克/厘米3,相当于地球的3/5;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1.62米/秒2,只及地球的1/6;表面逃逸速度2.38千米/秒,约为地球的21%;地月之间平均距离为384400千米,约为地球直径的30倍,与地球构成太阳系中独特的地月系。从地球上看月球,视圆面直径的平均值约为31角分,和太阳的视圆面大小相当,为形成日全食、日环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月球的反照率只有0.136,只因离地球很近,才成为地球夜空中最亮的天体。满月时的视亮度为-12.7星等,比金星最亮时还亮约1600倍。
月球没有大气,也没有液态水。月面上白天温度可达140℃,夜间则降至-170℃。月球的磁场很弱,强度不到地球磁场百分之一。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是太阳和月球以及太阳系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的结果。月球的质量虽然只及太阳质量的2700万分之一,但月地距离却只有日地距离的1/400,所以月球的起潮力是太阳的2.5倍。正是由于有了月球,才有潮起潮落的周而复始和大潮小潮的亘古交替。
月球是人类首先实现就近考察和就地勘测的天体,也是人类第一个登临的天体。从1959到1974年,苏联发射了“月球号”系列月球探测器,创造了人类的首颗月球探测器首次月面着陆、绕月飞行、取样返回、月面巡视等纪录。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自1969至1972年,“阿波罗”11号、12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成功在月球着陆,共计12人次成功登上月球。宇航员们就地考察和勘测,使人类对月球的地质、地理、物理、化学、内部结构等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一期工程立项。2007年,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实现了绕月飞行;2010年,嫦娥二号离开月球后开展了深空探测;2013年底,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2018年底,发射的嫦娥四号为人类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月面巡视,通过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的鹊桥卫星与地面建立了联系;2020年底,嫦娥五号实现了地外天体采样、起飞和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等中国航天史乃至人类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收获了研究月球乃至太阳系行星的宝贵科学样品,也奏响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探月三步走的终章强音。
对月球的起源,历史上大致有三大派——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俘获说认为月球原为一个小行星,后因运行到地球附近被俘获。同源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同时、同地诞生于原始太阳星云。分裂说则认为月球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初,从地球中分离出去的。更有学者在各种说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大碰撞说,认为太阳系演化早期,一个大小和火星近似的天体与形成不久的地球遭遇,发生偏心碰撞,该天体和幼年地球的一部分地幔被反弹到太空,弹出的碎片快速地重新聚集成为月球。这一名为“大碰撞”的月球起源假说不仅兼有俘获说、同源说和分裂说的有据而合理之处,还能阐明月球和地月系的轨道、角动量和运动、成分和结构等特征,成为了学术界比较关注的月球起源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