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名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名词  >  科技名词
就地保护
发布时间:2022-03-24     作者: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分享到:

就地保护

in situ conservation

定义:通过保护物种栖息地、维护自然种群等措施,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其实施保护的方式。

学科:林学_森林生态、湿地与自然保护区_自然保护区

相关名词:生物多样性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延伸阅读】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对濒危野生动植物实施抢救性保护的最有效的一项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具备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家。自1956年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努力,到2020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个,约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制,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必须以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要求为指导思想。明确了建成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总体目标,提出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到2020年构建统一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管理体制;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到2035年自然保护地规模和管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建成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坚持严格保护,世代传承;坚持依法确权,分级管理;坚持生态为民,科学利用;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接轨。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我国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低,依次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三大类型。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区域,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的区域,自然公园是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延伸阅读作者:吉林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魏强)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