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
秋天空气开始变得干燥、昼夜温差加大,身体也更脆弱,稍不留神感冒、咳嗽、消化道疾病就找上门。
尤其是对于身体虚弱的人群来说,此时适当进补,让你的抵抗力更强大!
补气就是防病!
现在已进入10月了,中医认为人此时容易出现气虚症状,通常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气短、食少便溏等。
而气在身体里面是负责防御(免疫力)和供能的。
一旦身体里面的气处于亏损的状态,人体的防御能力减弱时就会出现“鼻部过敏、容易感冒”。
当气虚到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大便稀溏”。
因此,秋季想要提高免疫力,防止气虚是关键。
《名医真言》中提到的“人有秋疾,三月难息”,就需要好好补气。
补气,还得看黄芪!
说到“补”,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人参之类的名贵补品。
其实不然,秋季补气,物美价廉的黄芪就足够了!
黄芪在我国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称赞其为“补者之长”。
秋用黄芪,可提高呼吸系统免疫能力,还可以用于治疗因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虚汗病症。
黄芪的服用方法很多,最方便的就是泡茶。
一般来说,经常有心慌气短、神疲乏力、懒言少语这类症状的人,都可以考虑用一点黄芪。
黄芪的吃法
1、泡水
黄芪大枣茶:
黄芪60克,大枣30克,加水浸1小时后,煎煮30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大枣可嚼食。本茶饮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的作用,虚劳不足、面色无华、头晕眼花、疲乏无力、气短懒言、动辄汗出者可代茶饮用。
黄绿茶:
黄芪20克,绿茶3克。沸水沏泡,水温合适时饮用,可以反复冲泡5次。改善鼻部过敏、容易感冒。
2、煮粥汤
补虚正气粥: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煎煮取浓汁。粳米洗净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党参、黄芪浓汁,稍煮片刻,酌加糖食用。
本配方出自《圣济总录》,功能补正气、疗虚损、抗衰老,适宜于内伤劳倦、年老体弱、久病身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脾虚久泄、食欲不振等证。
金银粥:
大米50克,小米50克,黄芪30克。将黄芪用纱布包裹,用棉线系口后,和大小米一起浸泡30分钟,然后用大火烧开,改为小火,煲30分钟,去掉黄芪包,即可。此粥可改善消化不良。
古籍中的黄芪黄芪功能补气,强健壮体魄,在传统的丸散膏丹里用得十分普遍:
《和剂局方》黄芪六一汤:用黄芪6份,甘草1份,治疗男子、妇人气虚血弱、肢体劳倦、胸中烦悸、时常焦渴、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发疮疖,或病痈疽而后渴者,或卫虚自汗等。
《经验秘方》:黄芪30克,糯米150克,煮粥食用,治崩漏下血。
黄芪四不吃
黄芪虽好,但需辨证使用,下面四种情况时,最好不要用黄芪:
上火不要喝:黄芪虽有滋补作用,日常出现声音嘶哑、咽喉痛等明显上火的情况,就不要喝黄芪水了,若是上火时饮用,就相当于雪上加霜,加重上火。
天热少喝:天热喝容易上火,出现流鼻血等情况。想饮用黄芪水,最好在天气变凉以后,如秋冬季节,效果更好。
睡前不要喝:一般在睡觉前,不建议喝黄芪水。黄芪含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会影响睡眠质量,并且还有利尿作用,导致夜尿次数增多。
血压高不要喝:科学研究表明,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轻用(15克以下)有升压作用,重用(30克以上)有降压作用。常用代茶饮剂量的黄芪就有升压作用,若是喝了反而加重病情。
来源:养生中国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