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薪火  >  文明薪火
我国古代陶制炊器长啥样?
发布时间:2021-07-12     作者:   来源:文旅中国   分享到:

image.png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陶鬲(táo lì),中国古代陶制炊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中国商周时期继续流行。其形状多为侈口、圆腹、三个袋状足,有的颈部有双耳。

陶鬲像鼎一样,有三个岔开脚,但里面都是空心的。使用时,在三个袋状足下直接燃火煮食。鬲有实用器与明器之分。实用多为夹砂陶,胎质坚硬器壁较厚;明器则多为泥质陶,火候较低,胎质疏松,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有的还用红、白二种颜色绘出各种纹饰。器形与鼎相近,区别在鼎有实足,鬲是袋形足。从其相似的功能与形状来看,鼎应该是由鬲发展而来。新石器时代已出现,至春秋战国时期消失。一般来说,“腿长裆深”的陶鬲年代都早,可以直接支在地上,便于填柴引火。后来,随着灶台的广泛使用,陶鬲的腿的功能逐渐淡化,遂成为锅釜,也就是所谓“破釜沉舟”的“釜”。更有有心人将釜升格为鼎。由鬲演化而来的鼎,又被达官贵族敬之庙堂,最终演变为至尊至上的礼器,成为权力的象征。

战国之后,随着冶铁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铁锅也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在现代,各种材质和样式的锅又被大量制造出来,我国的烹饪器具和技巧进入了新的时代。然而,陶鬲作为最初的“锅”雏形,不仅仅是一口锅的前世,更是中华民族从生食走向熟食、又走向饮食成熟的历史见证。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