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技人物  >  科技人物
竺可桢:开气象学之始,传国士之风
发布时间:2021-07-09     作者:   来源: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分享到: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1918年的秋天,一艘来自美国的轮船在上海靠岸,一位身材瘦小的留学生走下舢板,怀揣着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兴国梦想,正式踏上了这片阔别8年的中华大地。

  他,就是竺可桢。

  

image.png

  年轻时的竺可桢(图片来源:《竺可桢日记》)


  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10年,在“庚子赔款”的资助下,第二批经过层层选拔的中国留学生远渡重洋,竺可桢便是其中之一。

  初至美国,竺可桢毫不犹豫地进入伊利诺大学攻读农学,彼时“中国以农业立国”,他认为这是回报祖国的唯一选择。然而,受限于不同的自然耕种条件与农业体制,美国的农业技术并不发达。于是,竺可桢转至哈佛大学地理系,开始攻读与农业关系最紧密的学科——气象学。

  作为第二批远渡重洋进修的留学生之一,竺可桢在回国后,便拉开了他身为“中国近代地理学与气象学开拓者”与“浙大名校奠基人”的辉煌人生。

  从受制于人到制于人——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是庸才也。”对国家而言,拥有独立自主的气象观测与地理信息数据,是涉及到军事、经济、乃至于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

  1918年的美国,已经在其本土搭建起200余座气候监测所。而位于大洋彼岸的中国,仍处于半封建的混乱状态,仅拥有香港与上海徐家汇的两座气候监测所,且均在外国人的控制之下。唯一由中国人管理的中央观象台,却是一片破落,并将竺可桢拒之门外。直到1930年,中国天气预报的主权仍牢牢地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与此同时,日本人正在深入而细致地研究着中国的气象、地理与水文信息,以为后续的侵华战争提供周密而详细的战争情报支持与入侵要点标注。这一切,让竺可桢毛骨悚然与酸楚痛心。他意识到,中国人必须拥有自己的气象学预报,这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农业生产,也与战争战备密切相关。

  随后,竺可桢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并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理学系。1928年,竺可桢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在南京北极阁建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任所长。1930年元旦,气象研究所绘制完成东亚天气图,开始发布天气预报与台风预报,并将摄氏度规定为中国天气温度的标准单位。自此,中国人终于拉开主导中国气象事业的帷幕。

  

image.png

  南京北极阁与竺可桢铜像(图片来源:作者)


  在此后的8年里,竺可桢踏遍中国,主持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为中国气象事业的起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开创性思考与研究,为如今人们认识全球变暖进程这一世界性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与依据。

  从浙大校长到“浙大保姆”——百年名校就此起步

  大学,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1936年,怀揣着对中国教育的热爱,在浙江大学百废俱兴时,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他向蒋介石提出三条要求,一是大学财源不能中断,二是校长要有用人的全权,三是校长只做半年。

  然而,担任浙大校长的重担,竺可桢这一挑,就是整整13年。

  竺可桢为浙大的建设倾注了全部心血。在担任校长期间,他提出“求是”二字为校训,聘请并包容了一大批国内的优秀教师,例如马一浮、束星北、叶良辅、苏步青等人。同时,竺可桢对浙大的生源明确提出严格要求,即使是浙江省主席的女儿、参议会主席的儿子,分数不达标也不予以录取。就连竺可桢的长子也不例外,分数未能达标,浙大也不予录取。

  在抗战期间,为了避免陷入日寇的铁蹄侵扰,1937年时,竺可桢带领浙大一千名师生,走上了西迁流亡之路。历经“浙大四迁”,最终抵达贵州遵义。在流亡期间,浙大始终坚持着高质量的授课与实验,并率先推行世界流行的“导师制”。抗战胜利后,竺可帧继续支持浙大师生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爱国运动的行为,校内的科学、民主和进步思想始终占上风,以致国民党特务骂浙大是“共产党的租界”。直到1949年4月,竺可桢拒绝了与国民党一同撤至台湾的要求,并耐心等待人民解放军的到来。

  

image.png

  伫立在浙江大学的竺可桢铜像(图片来源:浙江大学官网,http://oc.zju.edu.cn/2019/0614/c29930a1242021/page.htm)


  竺可桢60虚岁生日时,浙大学生为其送上一面锦旗,上书“浙大保姆”四个大字,以表达对这位老校长的尊敬。在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13年间,浙大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发展至后来的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和10个研究所,教授人数由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人数也由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并陆续培养了3500余位国家高级人才(例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为新中国科学及教育事业提供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从“可持续发展”到“竺可桢曲线”——新中国的千年大计

  1949年10月1日,竺可桢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开国大典。16天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了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在竺可桢的组织下,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宣布成立。随后,竺可桢先后组织了多次大型综合考察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完成了划分中国自然区划、制定国家大地图案等工作。1962年6月,72岁高龄的竺可桢,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全国各地进行自然地理考察的过程中,竺可桢痛心地发现,我国上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通过在北京对尘土的观察,竺可桢发现我国北方的空气质量也在快速恶化。“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千年大计”,作为这一思想的先行者,竺可桢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提出了“退农还牧、退农还林”的主张,并指出我国应当“科学而合理”地“向沙漠进军”,来解决中国北方的沙漠化扩张问题。这不仅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瞻性探索,也为近五十年间我国自然资源的考察工作指明了主要研究方向。

  

image.png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防护林建设(图片来源:新华社)


  自1921年回国以来,竺可桢每天观察并在日记中记录物候和天气,并于1963年出版了《物候学》一书,为中国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晚年时期,他又在集中了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提出了“竺可桢曲线”的概念,将中国千年以来的朝代更迭与气温变化结合起来,这引起了世界轰动,并领先于西方学者的“格陵兰岛曲线”几十年。

  

image.png

  竺可桢曲线与格陵兰岛曲线(图片来源:CCTV10)


  1974年2月6日,竺可桢在日记本中写下了他对中国物候的最后一次观察:“雨起,阴转多云,东风1到2级,最高零下一度,最低零下七度”。次日,竺可桢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结语

  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历经时代变迁、与新中国一同成长。

  纵观竺可桢先生精彩的科学人生,我们由衷地敬佩他崇高的科学精神、求实的科学态度与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巨大贡献。正是竺可桢先生一生对科学强国精神的执着追求,才奠定了如今中国地理学与气象学研究的繁荣景象。

  人物小传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928年,竺可桢创办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南京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委员。在气候变迁、物候学、农业气候、自然区划和科学史等方面有杰出贡献。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之遥科普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