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纵横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地理纵横
中国的“明清小冰期” 究竟有多冷
发布时间:2021-01-06     作者:李弦和 李威   来源:《气象知识》   分享到:

image.png

现代科学家通过实地勘探考察发现,从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全球许多地点的冰川都发生明显的扩展和前进,新鲜和完整的冰碛物及其构成的地貌,证明其规模和范围要比现今的冰川大得多。根据历史文献分析和气象观测数据对比,那段时间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至2℃。美国一位气象学家在193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把这段时期描述为“全新世最暖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这是“小冰期”名词最早的由来,英文名为Little Ice Age。

在中国,这一时期恰好是明清时期,因此在我国称为“明清小冰期”。

明清小冰期的鼎盛时期出现在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晚期,其间气候波动剧烈,进而引发了大范围的社会动乱。其中,1630—1700年和1830—1890年这两个时期的气候最为寒冷,特别是1630—1700年,中国和欧洲都出现了极寒气候,正对应着中国明朝末年的崇祯年间到清朝初年的康熙年间,中国有些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可能比近代最低气温低5至7℃。

明清小冰期并非一年四季都很冷、都在降温,而是这期间的气温波动起伏明显,有些年份也会出现暖冬,但寒冷是主体趋势。主要气候特征是寒热失常,水灾与旱灾频繁,鱼米之乡的江南常出现旱情,而易旱的北方则时有洪涝。这段时期有多冷呢?下面是几个事例。

17世纪末,我国地处亚热带的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区出现了罕见冰雪天气。顺治十一年冬天(1654年),福州连续50多天出现霜冻,人畜冻死无数(《榕城纪闻》)。康熙二十年冬天(1684年),气候温暖少有霜雪的台湾出现了雨雪,“冰坚寸余”(《重修台湾府志》卷十九来记灾祥)。同年的海南也遭遇雨雪,槟榔树和椰树尽冻枯。

如果我们把目光从南往北抬,投向“人间天堂”杭州,这座位于钱塘江口的城市从康熙九年(1670年)十二月立春起便是“大雪盈尺”(雪深超过1尺),一直到来年的四月初六(1671年5月4日)雪才融化殆尽(《[康熙]杭州府志》“祥异”)。

我国江淮流域(长江中下游至淮河一带)的年降水量通常在1000至1200毫米,正常情况下大概比北边的海河流域的年降水量(500至600毫米)多出1倍。但是,据谈迁的《北游录》记载,康熙九年到康熙十四年(1670—1675年)北方的降水量多于南方,且雨季提前。在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也遭受了严重的冷害,如康熙三年春末,陕南一带出现了严重的霜冻害,麦豆等作物均枯萎,果树也十枯八九(《[康熙]雒南县志》灾祥)。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曾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提到,17世纪中叶冬季的北京比20世纪60年代偏冷2℃左右。当时京津地区最寒冷年代的冬季气温比有实际器测记录以来的寒冷年代(1893—1895年,1956—1957年和1969年)还要低1至2℃,其中1月平均气温达到–9℃以下,2月达到–7℃左右。但是,夏季的气温并不比现在低,说明当时气温波动幅度比现在大。


【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分享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Baidu
map
Baidu
map